">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王琳、詹雄斌)武漢市稅務局以主題教育為契機,充分發揮稅務系統團員和青年的先鋒作用,用“共同締造”金鑰匙打開新時代基層治理新格局,踐行“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的“五共”理念,探索建立稅務“五彩”志愿服務模式,走深走實群眾路線,構建全方位精細化志愿服務網絡,架起稅務機關與廣大人民群眾的“連心橋”。
“紅雁”紅色先鋒隊,“決策共謀”在一線
調查研究,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內在要求,是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聚焦納稅人繳費人急難愁盼,江漢區稅務局“紅雁”紅色先鋒隊組織各科所稅務青年代表化身“商會稅務服務專員”,深入各地方商會組織,收集納稅人繳費人的意見,開展“點對點”精細服務共話未來,為民營企業紓難解困。
9月21日,該局團員青年楊小冬和熊文亮來到莆田商會,就他們最關心的各個行業稅收優惠政策和減稅答疑,為50余名來自莆田的福建商人講授了一場生動的“稅收美術課”。
莆田商會會長林文豹笑著說:“你們的稅務專員小伙太可愛,居然能想到把我們的行業類型、經營規模、市場難點、稅收疑點這些內容都用幽默的漫畫形式表現。這既讓我們輕松記憶,也讓我們對未來經營向好的信心倍增!”
“青智”綠色文明隊,“發展共建”護長江
離武漢江灘僅3分鐘車程的青山區稅務局臨江而立,以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和城市的綠色發展為己任,充分應用綠色稅制調節作用,引導企業變“被動”為主動,變“要我環保”為“我要環保”,匯聚稅企合力,以稅收之力保護著大長江邊的綠水青山。
該局組建的“青智隊”志愿服務小分隊借主題教育的東風,積極開展青年崗位建功活動。9月以來,小分隊積極協助青山區水務部門開展排水戶調查摸底,做實青山區重點用水行業排水管理專項治理工作。小分隊隊員楊曦為其管理服務的31戶排污企業精確推送綠色稅收優惠政策30余次,舉辦專項答疑輔導20余次,讓企業享受各項稅收優惠4.11億元。
受到“多排多征、少排少征”機制和政策紅利的資金支持,轄區排污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和環保設更新,不斷加大減排力度,繳納的環保稅從2019年度的13776萬元下降至2022年度的4860萬元,降幅達64.72%。今年第一、二季度,轄區排污企業繳納環保稅1685萬元,同比下降47.11%,綠色稅制促進節能減排、低碳環保效應不斷顯現。
“硚見”藍色宣傳隊,“建設共管”育幼苗
為凝聚誠信納稅的社會共識,培育青少年稅收法治觀念,武漢市稅務系統組織共青團員,走進青少年群體開展稅收宣傳活動。各類創意稅宣“火出圈”。
硚口區稅務局“稅務藍·胡惠東志愿紅先鋒隊”設立“硚見未來”團員突擊隊。這支由16名“95后”和4名“00后”組成的團隊,平均年齡還不到25歲。暑假期間,團員突擊隊開展了“大手牽小手”稅務之旅。志愿者們帶領在校大學生和社區青少年參觀辦稅服務廳和武漢稅收博物館,“大學生+青少年”共上一堂“稅收歷史+稅收現代化”的體驗課。
在辦稅服務廳,志愿者們向大家介紹了“優稅通”等創新項目,讓大小朋友們切實感受到了智慧稅務帶來的便捷。在稅收博物館,穿過歷史長河,大家對稅收“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有了更深的理解,青少年們也懷著敬佩之心向歷史上對稅收作出杰出貢獻的人們致敬。
9月初,他們又在區局附近的社區街道布置了一場“共同締造·硚見美好”青春公益集市。志愿者們通過發放宣傳手冊、講解稅收知識、現場答疑解惑等方式為市民們提供“花式”服務,前來“打卡”的市民絡繹不絕。
鮮紅的團旗與志愿隊旗高高飄揚,燦爛的團徽與青春的笑容交相輝映。這支團員突擊隊用自己的行動在優化服務舉措、稅惠政策落實、組織稅費收入、深化征管改革等各個領域唱響了稅務“好聲音”。
“臨空”紫色便民隊,“效果共評”暖人心
群眾的滿意度,是稅務工作的風向標。第十個便民辦稅春風行動開展以來,武漢市稅務系統以納稅人繳費人滿意度為標尺,推出訴求響應提質升級創新項目,初步形成了武漢稅務訴求分析改進工作機制,蹄疾步穩走好基層稅收治理的“楓橋路”。
紫色的格桑花是高原最美麗的花,在武漢市東西湖區稅務局,有這樣一支12人的“稅悅臨空”志愿服務小隊,他們由藏族、滿族、蒙古族、回族、土家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干部組成,“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在主題教育開展過程中,給業務流程做減法,為便民服務做加法。
近日,該志愿團隊收到了一面印有“心系群眾、服務周到、盡職盡責、勤政高效”字樣的錦旗。原來,該局納稅人胡先生在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時,因房屋規劃用途標注不明確,導致辦理不動產權證受阻。志愿服務小隊隊員、藏族干部次仁旺拉在了解到胡先生的困難后,急納稅人之所急,立即與服務小隊其他成員一道啟動“沒辦成我來幫”快速響應機制,對內溝通多部門,對外聯系房產局,針對他的情況量身訂做出一套個性化房產證繳稅及辦理流程。
9月初,次仁旺拉將流程做成示意圖發給胡先生,服務小隊又多次對他進行線上輔導,幫助胡先生按政策享受了個人所得稅、增值稅、土地增值稅等稅收免征優惠,此后還繼續為他答疑,最后幫助他如愿取得了不動產權證。少數民族稅務志愿者的貼心服務讓胡先生感到暖心。
“陽光”橙色活力隊,“成果共享”有知音
“高山流水覓知音”,漢陽區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是知音文化的發源地。漢陽區稅務局“陽小稅”志愿服務隊在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以“美好生活共同締造”為志愿服務主題,以幫助市民出行和打造美好環境為重點,從群眾身邊小事切入,活躍在漢陽區的名勝古跡和街頭巷尾,讓群眾真正從發展的成果中得到實惠,當好人民群眾的“知音”。
眾多武漢市民心中的童年回憶、有著近40年歷史的武漢動物園即將于今年“十一”期間新裝開園。9月9日,動物園舉行開園前首次壓力測試,邀請行業內相關人士及周邊社區居民代表5000余人入園“挑刺”。“陽小稅”志愿服務隊聞訊主動棄休,42名身著志愿者紅馬甲,配戴紅袖章的“陽小稅”志愿者在武漢動物園周邊路口、公交場站、公園門前等12個點位駐守,為游客居民提供路線指引、活動宣傳、問題解答等一系列志愿服務。陽小稅志愿服務隊上的“稅”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今年以來,這支活力滿滿的“陽小稅”,還專設了“馬路引導崗”,助力井然有序的美麗新漢陽;開展月湖藝術博覽區清潔服務,扮美武漢美術館琴臺館這一最紅新地標等,共組織和參與各類志愿服務19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