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李娜、詹雄斌、程海恩)跨越一甲子,“楓橋經驗”歷久彌新。武漢市稅務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夯實基層治理基礎、打造“楓橋式”稅務所為重要抓手,形成“政治統領、法治保障、智治支撐、共治聚力、嚴治強基”的工作格局,充分發揮稅務所作為落實政策“最后一公里”、服務群眾“最前沿一線”的積極作用,不斷提升新時代基層稅收治理現代化水平。
政治統領爭先鋒
“不是你們的責任,還麻煩你們幫我們協調,太感謝了?!蔽錆h中控華清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向東湖高新區稅務局第四稅務所致電感謝。
原來,由于公司原法人欠繳社保導致無法辦理新增職工社保登記業務。經東湖高新區稅務局第四稅務所干部與社保部門、公司原法人等多方溝通,順利完成公司原法人的社保補繳及新增人員社保登記業務,切實維護了各方合法權益。
自從爭創“楓橋式”稅務所以來,第四稅務所致力于黨的政治優勢更好地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在所內設立“興稅有我”黨員先鋒崗、建立以老帶青“興稅有為”工作室,打造“興稅有我 凡事不凡”黨建品牌,營造濃厚的“走好楓橋路,人人當先鋒”工作氛圍。
“興稅有我 凡事不凡”是武漢市稅務系統眾多基層黨建品牌之一。在市局“稅務藍·發展紅”黨建工作主題引領下,各個基層黨組織圍繞服務群眾、服務發展打造了各具特色的基層黨建品牌,如洪山區局的“黨員紅之隊”、江漢區局的“紅雁稅宣隊”、青山區局的“李桂平工作室”。這些黨建品牌在弘揚“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中,勾勒出稅務基層治理的武漢“楓”景。
法治保障送春風
“公司解除稅務登記非正常狀態時面臨罰款,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我申請了減免罰款,沒想到稅務局的公職律師很重視,詳細了解公司的情況,專門申請集體審議,給我們減輕了一部分罰款,還宣傳了稅費優惠政策,現在我對繼續經營公司更有信心了!”武昌區某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對涉稅爭議調解室的工作非常滿意。
納稅人的感觸源自武昌區稅務局公職律師調解機制。作為全省首個掛牌成立“公職律師涉稅爭議咨詢調解中心”的基層稅務部門,武昌區稅務局樹立“只要有訴求有想法,就一定會有答復有說法”的理念,帶好區局稅務師、注冊會計師和律師資格的“三師”人才隊伍,推出“菁英法治團隊”服務舉措,在辦稅服務廳設置涉稅爭議咨詢調解崗,通過闡明事理、釋明法理、說明情理,為涉稅爭議“最優解”提供武昌方案。
該公司的經歷也是“楓橋式”稅務所全面落實“柔性執法”的一個縮影?!叭嵝詧谭ā迸e措的落實,讓每一次執法都有法可依、有理可說、法理相融,讓每一個納稅人都更有獲得感。
據統計,武漢市稅務系統共有16個區稅務局先后組建公職律師涉稅爭議咨詢調解機構,在每個基層稅務所建立調解崗約120個,通過“楓式止爭”調解,精準柔性調處涉稅爭議,暢通納稅人繳費人訴求表達、權益保障通道,將稅收爭議化解在基層、化解于萌芽。
智治支撐攀高峰
“稅費業務資料種類多、專業術語聽不懂”經常成為影響納稅人辦稅體驗的因素之一。
今年以來,江岸區稅務局第一稅務所啟用“場景化辦稅-精智導稅”智能指引平臺,將多種單項高頻業務歸集為五大場景,依托辦稅服務廳智能導稅屏、pad體驗屏等電子載體,“按需點菜”式快捷操作,并按照納稅人語言習慣命名,確保稅費咨詢看得懂、無遺漏。
咨詢環節更智能了,辦稅流程能不能更高效?
帶著問題,江岸區稅務局第一稅務所又創新試點“智能助手”項目,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將之前需要手動審核、人工跨系統操作的辦稅流程轉化為“線上化、自動化、智能化”操作,為基層稅收治理插上科技的“翅膀”。截至目前,“智稅助手”先后落地個人房租代開發票、新戶信息備案、注銷資料預審、發票票種核定、專票最高開票限額審批、退(抵)稅審批等6個業務場景,縮短辦稅時長65%以上。
納稅服務及矛盾處置實現數字化、智能化,是武漢稅務依靠科技賦能“楓橋經驗”的重要措施。2023年以來,武漢稅務不斷升級“廳線聯動 辦問協同”服務,納稅人業務辦理訴求通過熱線系統“一鍵發送”功能流轉至“優稅通”微信小程序后臺,由業務辦理專席人員通過微信一對一辦理相關業務,12366熱線實現了“一號對外、一鍵呼轉、一線通答”。自推行“廳線聯動 辦問協同”服務以來,武漢市12366熱線人工受理來電125.44萬通,轉辦工單1.78萬件。
共治聚力成果豐
“子女繼承父母的房子,還需要繳納契稅嗎?”
“契稅法規定,法定繼承人通過繼承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的情形免征契稅。”
這段對話來自武漢市青山區稅務局的基層稅務干部呂治宇掛職社區期間,在社區群眾服務中心宣講稅法時的問答。青山區稅務局通過擇優選派基層稅務干部掛職的方式,擴圍稅費政策傳播渠道、豐富社區服務供給內容,實現稅費訴求回應在社區、解決在身邊。
社區是直接服務居民的“窗口”,也是提升稅務部門基層治理水平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武漢市稅務系統借助青年文明號、巾幗文明崗、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創建活動,積極參與地方社會治理,廣泛開展“五進五結對”、扶困助貧、社區結對幫扶等基層社會治理活動,與基層政府部門和群眾建立起了緊密聯系。
2023年,武漢市稅務系統遵照新時代“楓橋經驗”預防糾紛導向,健全稅費訴求多元分析和改進機制,全市累計設置“沒辦成,我來幫”示范窗口21個,依托稅務、街道、社區、各職能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協商解決辦法和應對措施,積極打造群眾難題化解的“生態圈”。
“我們要不斷壯大稅收共治‘朋友圈’,推動共治合作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武漢市稅務部門不僅持續密切與社區街道的聚力協作,還聯合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湖北分公司創新推出“稅保協作”服務,依托各基層稅務所開展“保費政府買單、出險保險賠付、賠款視同收匯”保險宣傳推廣行動,累計為1659戶出口企業免費投保,有力增強出口企業“走出去”的信心。
嚴治強基樹新風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需要打造一支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基層鐵軍。為此,武漢市稅務局以培優育人為抓手,搭建稅校合作、導師培養、職業規劃、成長積分、教育監督等五大體系,建立起“全周期全鏈條全方位”干部培養機制,持續提升基層稅務所干部隊伍素質,不斷豐富武漢稅務基層治理“楓”景圖。
硚口區稅務局聯合湖北財稅職業學院開展“2+1+2”青年稅務干部培訓模式,武昌區稅務局在武昌紅巷組織新錄用公務員和“三全”導師師徒結對活動,黃陂區稅務局探索建立干部管理“激勵積分”機制,東湖高新區稅務局打造“稅才谷·光谷稅才創造營”平臺,風景區稅務局實施“強基育苗”計劃……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武漢各基層稅務部門已蔚然成風,化風為俗。
近年來,全市稅務系統基層稅務所黨支部均配齊紀檢委員,通過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中落實“講廉時間”“專題時間”“關懷時間”“延伸時間”,做實做優“紀檢委員時間”,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紀檢委員作用,推動監督向基層延伸,為基層稅務所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
“楓橋式”稅務所建設,讓政治機關建設更加有感,服務發展大局更加有為,基層矛盾化解更加有效,干部隊伍建設更加有力。下一步,武漢市稅務系統將比優打造“楓橋式”示范窗口、示范稅務所和示范區局,以典型示范推進樣板工程,圓滿交出踐行新時代“楓橋精神”的武漢稅務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