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徐權臻 張克儉)為持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全面開展“減材料、減流程、減費用”降低辦事成本便民利企服務,廣水市多措并舉,扎實推進不動產非公證繼承登記先行區創建工作走深走實。
一是流程再造,推陳出新。相較于傳統的經公證繼承登記,辦理非公證繼承不動產登記申請人可不通過司法程序或公證方式,直接向不動產登記窗口提交相關資料和做出相應承諾申請辦理繼承轉移登記。實踐中,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取消強制公證辦理繼承登記要求,市政府辦公室出臺《廣水市不動產非公證繼承(受遺贈)先行區創建工作實施方案》,規范指導不動產非公證繼承改革。在登記流程上實現再造:由原來的三個流程縮減為一個流程,實現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只進一扇門”。
二是材料精簡,攻克難點。結合實施方案,自然資源職能部門在充分研究政策基礎上,強力推進“簡化不動產非公證繼承手續”,放寬條件地引入相關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在登記申請辦理條件及材料審查上尋求突破,攻克滿足符合非公證繼承登記的不同情形,明確工作路徑,構建信用體系,以承諾制代替不易出具證明等事項,減輕申請人提供材料的難度,充分利用部門間共享獲取相關資料,將登記申請原始材料削減了6件。
三是費用減免,便民利民。多途徑開辟不動產繼承(受遺贈)登記業務,推進“不動產登記+公證”一事聯辦,實現不動產登記“公證”加“非公證”辦理雙軌并行,市政府出臺文件提供政策支撐,多部門圍繞共同目標發力,明確經公證繼承業務申請人無需繳納公證費用,由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兌現,申請人只需繳納不動產登記費用,一次跑動即可辦理,極大地降低了市場主體成本。
目前,非公證繼承不動產業務登記辦理模式初見成效,真正實現減流程、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便民服務落在實處。實行以來已辦理此類業務273宗,為辦事群眾節約成本100多萬元,得到辦事群眾一致好評、滿意度大幅提升。 下一步自然資源部門將逐步構建完善信用體系,將風險管控降至最低,為先行區創建貢獻成熟廣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