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趙秀琳 通訊員陸丹 劉鵬 實習生郭婧文)美麗鄉村,共同締造。8月11日,荊楚民生觀察團走進公安縣麻豪口鎮,探訪全域國土綜合整治后的鄉村蝶變。
小田改大田
小田改大田 舊村換新顏
高田如樓梯,平田如棋局。白鷺忽飛來,點破秧針綠。
駕車駛入公安縣麻豪口鎮黃嶺村,沿路兩旁的蝦稻田整齊排列,崇湖里荷花隨風搖曳,水鳥自由翱翔,宛若進入一幅秀美的水墨畫卷,一步一景皆清幽,處處呈現出生態和諧的宜居鄉村景象。
“這是大家一起謀劃、建設和管理的結果,土地整治后,方便養殖耕種,村里環境也變漂亮了。現在大家正做長遠規劃,準備利用現有資源轉型升級。”黃嶺村黨支部書記龔道平笑容滿面地說。
據了解,黃嶺村有耕地9616畝,村民2876人,92.9%的耕地是蝦稻田,多數農戶直接耕種承包地,土地分散。2022年11月,湖北交投集團啟動公安縣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按照“小田改大田、大戶帶小戶”的方式,將碎片化、零散化土地集并,通過農田灌排分離、農田林網、綠化植被建設,美化人居環境,重塑生態系統。
“以前我們平均每戶人家有3、4塊小田,田地高低不平,農機操作手都不愿意進來。”黃嶺村一組村民張永勝說,現在每家一塊大田,路相通,渠相連,耕種管理非常方便。
麻豪口鎮黨委書記胡學超介紹,此次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通過調整田塊空間關系、經營權屬關系和集體收益使用關系,實現了集體增收、農民增幅、農業增效的良好局面。黃嶺村農田整治規模約 9800 畝,新增可發包耕地約 300 畝,耕地流轉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 約 56.67 萬元,加上其他方面收益,整治后村集體年收入將突破 100 萬元,有望成為麻豪口鎮第二個村集體年收入超 100 萬元的村。
“黃嶺村的發展就像田壟上的開花的芝麻一樣——節節高。”看到黃嶺村發展新風貌,荊楚民生觀察團成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榮樞感嘆道。
涵洞和沉淀池施工
堅持群眾路線 30天平整萬畝田
“自從開始謀劃土地整治后,群眾參與的熱情超乎想象,為建設好自己的家園,村里花了半年多的時間謀劃,田塊的劃分、道路的規劃設計、溝渠的分布,統統由大家商量著辦。”龔道平說。
麻豪口鎮是湖北省蝦稻產業示范基地,每年11月至次年6月放水養蝦,7至9月種植晚稻,農時有固定的要求。
土地整治會不會讓耕種面積變小?會影響農時嗎?······龔道平說,兼顧不同訴求,大家統一決策解決。“半年時間開會討論80多次,在田間地頭的會議達15次以上。”
“整治施工中,湖北交投建設集團公安縣麻豪口鎮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部利用農閑空檔期,增加設備、人員,30天平整土地1萬多畝,沒有一塊農田耽誤農時,沒有擠占一塊農耕地,更沒有發生一起鬧事事件。”胡學超介紹。
據了解,在實施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中,湖北交投建設集團在充分調研和反復征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通過統一規劃布局,形成 50 畝左右大田塊布局;結合農業生產功能布局,打造大田塊,構建全域道路體系;優化溝渠設施條件,實施灌排體系分離和農田尾水處理,以點帶面地推進三生空間治理,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共同締造示范和生態修復示范。
胡學超稱,后續,公安縣麻豪口鎮將在沿崇湖流域的麻口村、鵝港村、荊豐村繼續推進,更高標準發揮土地效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一路參觀、走訪、座談,很受啟發、很受教益。”觀察團成員華中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程華東認為,麻豪口鎮以全域國土綜合整治推動鄉村振興和鄉村建設,堅持群眾主體性,踐行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體現了“共同締造”的價值旨歸。
和美鄉村
全域國土綜合整治 共同締造和美鄉村
“湖北交投建設集團與麻豪口鎮攜手實施的全域國土綜合整治,是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湖北省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關于加快建設全面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實施意見》的重大舉措和實際步驟,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荊楚民生觀察團成員、湖北省委網信辦網絡傳播與評論處一級調研員李國紅表示,“實施流域綜合治理行動”“實施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行動”等,都是湖北省加快建設全面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十二個具體行動的內容。圍繞“共同締造,助力鄉村振興”這一主題,落實全面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具體行動,契合了時代要求,人民期盼,也是以人民為中心,踐行黨的宗旨的具體體現。
據介紹,公安縣麻豪口鎮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包括麻豪口鎮黃嶺村、鵝港村、麻口村三個完整的行政村及崇湖國家濕地公園,涵蓋農用地整治、農田基礎設施整治、低效建設用地整治、村容村貌整治、公服設施整治、村莊環境治理、東清河綜合整治、主干渠生態修復、農田林網整治九大工程,建設規模近4萬畝,項目工期3年,建設完成后預計新增耕地指標2638畝。
湖北交投建設集團公安縣全域土地整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中山介紹, 這是湖北交投集團首次探索“投資+建設+指標兌現”模式,形成社會資本參與全域國土整治項目的良性運轉機制,該模式不僅解決地方政府財政資金壓力,也解決社會資本退出變現的擔憂,同時滿足我省新建、改擴建高速公路項目的耕地占補問題,有利于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的可持續建設。
“我們將以騰空間、增耕地、優生態、強活力為整治目標,整體提升耕地質量,幫助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增效,全面助力鄉村振興!”馮中山說。
平田如棋局,白鷺點秧針。全域國土整治,讓昔日江南農場、如今的麻豪口鎮充滿新時代和美鄉村的發展活力,明代詩人楊慎《出郊》中的優美田園意境,也將在更多湖北鄉村生動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