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下好了,以后再也不怕走錯樓,朋友來了也不怕找不到。”7月10日,望著門楣上的門牌號,家住鯽魚橋社區火車站小區的呂婆婆高興地說。
呂婆婆在火車站小區住了幾十年,據她介紹,以前這里熱鬧,住的人都熟悉,誰家住哪里閉著眼睛都清楚。自火車站搬走后,小區也開始冷清下來,以前的鄰居有的搬出去,有的換了新的主人。這些后來的人雖然天天在眼前晃,看人都熟悉,就是不知道住在哪里。有時候面對面說半天,也搞不清楚,房子上沒有樓棟號,門上沒有門牌號,就算走到門前也不知道。“特別是有些親戚、朋友過來,你怎么說他也找不到。”呂婆婆說。
赤壁水建集團在走基層過程中,了解到小區居民的煩惱后,第一時間與社區聯系,根據社區資料顯示,對小區樓棟、門牌做了全面摸排,并上門核對,做好登記。
“我們與社區網格員,小區居民三方面進行了核對,確保樓棟、門牌準確無誤后,共為小區做了樓棟號、單元號、門牌號鋁合金質牌子348個。”水建集團下沉社區聯絡員陳重介紹。由于小區比較分散,為確保不出現錯訂、漏訂,她和網格員按照資料索引,挨家挨戶上門,與住戶進行核對,在資料、住戶與門牌號三方一致才進行固定。
水建集團自下沉社區來,想居民所想,解居民所愁,為小區裝安全護欄、便民電瓶車充電樁、修建公交站臺等,這次安裝門牌號,徹底解決了小區居民走親訪友的迷茫,讓大家的親情通過每一塊小小的門牌號走得更近。(張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