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期“知海領航”專利導航發布會現場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趙秀琳 通訊員 李佩釗 姚俊) 6月25日,第三期“知海領航”專利導航發布會——知識產權助力地球空間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在湖北省圖書館舉辦。會議聚焦地球空間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致力于推進湖北省地球空間信息產業的市場需求與技術供給的精準、高效對接,實現湖北省地球空間信息產業鏈與高校創新鏈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湖北省知識產權綜合實力,優化湖北省地球空間信息產業領域的創新生態體系。
活動由湖北省知識產權局主辦,武漢理工大學、湖北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武漢縱橫天地空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承辦。湖北省知識產權局相關領導、地球空間信息產業相關專家與30余家企業和服務機構以及百余名武漢高校學生參加了此次活動。
活動現場,湖北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劉介明教授發布了《地球空間信息產業專利導航報告》。報告通過對湖北省地球空間信息產業與北斗導航產業的發展現狀、技術需求、典型城市、主要研發主體與技術熱點等展開專利大數據分析,指出了地球空間信息產業未來發展趨勢,提出了湖北省地球空間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三大具體舉措。
國家級專利導航服務基地——武漢理工大學湖北知識產權研究中心揭牌
地球空間信息產業專利專題數據庫開通儀式
在發布會上, 國家級專利導航服務基地——武漢理工大學湖北知識產權研究中心正式揭牌,地球空間信息產業專利專題數據庫同步開通,多家重點企業進行了項目路演。
湖北省知識產權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治田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武漢考察時強調,要加強關鍵技術研發攻關,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深入推進專利導航工作有助于提升知識產權治理能力,更好地服務于各級政府創新決策。地球空間信息產業作為我省的五大優勢產業之一,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省知識產權局應充分發揮專利導航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形成有助于地球空間信息產業發展的良好生態。回應產業新需求,加強專利導航引導重點產業創新發展,有效運用專利導航分析手段,明確產業專利布局、技術發展方向,為實現我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強有力的知識產權支撐與全鏈條服務。
武漢理工大學吳超仲副校長表示,武漢理工大學一直緊密圍繞湖北省重大產業發展需求,不斷深化知識產權領域供給側改革,持續提升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能力,有效發揮專利導航對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服務支撐作用。今年初,在湖北省知識產權局的大力支持下,武漢理工大學與湖北省知識產權局合作共建的湖北知識產權研究中心,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級專利導航服務基地名單。武漢理工大學將以此為契機,推動與行業龍頭企業全方位、全過程深度合作,促進專利導航成果高水平應用,提升學校知識產權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助力湖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姜德生指出,知識產權制度作為保護科技創新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在鼓勵發明創造、促進科技成果應用、保護創新創造成果以及推動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技工作者要始終堅持“四個面向”,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以專利導航決策機制創新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把科教人才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發展勝勢,為湖北省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貢獻智慧和力量。
發布會后,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就如何將知識產權融入地球空間信息產業,提高產業競爭力,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了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