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悠悠歲月,茶道足印。在這個世界蔓延的繁忙與喧囂中,萬里茶道環中國自駕游集結賽暨萬里茶道文物主題游徑活動如一股清流,為我們帶來了一份靜謐與詩意。
即日起,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聯合萬里茶道聯合申遺辦共同推出專題欄目《茶道游徑》,挖掘凝練文物游徑主題,增益旅游歷史文化底蘊,讓“活”起來的文物融入人民生活,遺產保護與利用成果惠及億萬民眾。
我們關注沿線人物的獨特風采,他們在茶道上演繹著各自的人生故事,展現著堅韌與柔情。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以茶為媒介,共同書寫著這場跨越時空的傳奇。
我們分享活動中的趣味點滴,無論是選手之間的互動、還是茶園里的驚喜發現,都讓這場旅程充滿了歡笑與感動。我們將以輕松幽默的筆觸,為您呈現一場富有生活氣息的報道。
我們描繪茶道上的美麗畫卷,讓您仿佛置身于如詩如畫的茶道。通過細膩的描寫手法和豐富的色彩運用,我們將為您呈現出萬里茶道上那令人陶醉的景色,讓您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賜和詩意。
茶香氤氳,人間美好。這是一次將歷史、文化、自然風光和人文情感融合的盛事,讓我們沿著茶道游徑,追溯歷史的足跡,探索萬里茶道文物主題游徑的無盡魅力。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黃騰)茶道連南北,茶香飄萬里。6月17日,“修水·寧紅茶杯”2023萬里茶道——環中國自駕游集結賽暨萬里茶道文物主題游徑活動走進祁門,打卡祁門茶葉改良場舊址,共同見證祁門紅茶的輝煌歷史。
祁門茶葉改良場舊址是萬里茶道上的重要遺產點,位于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平里鎮。該舊址是祁門紅茶的重要發源地之一,也是中國茶葉的重要歷史遺跡之一。
清末時期,祁門紅茶問世后,隨著萬里茶道走向世界,在國際上聲譽日隆。民國四年(1915年),上海錦隆洋行總經理英國人柏雷德等英商代表一行專程到祁門茶區進行詳細考察后,向北洋政府農商部提出要求到祁門設廠自行生產祁紅。最終選定祁門南鄉平里村以西作為場址,于這年初冬抵達平里,隨即墾荒造路,建設茶場。
1932年7月,模范種茶場改名為安徽省立茶業改良場,購置大批設施與機械,修葺了場部,改良場面貌逐步改觀。1934年,又在縣城南門外鳳凰山建新廠房為總場(今縣委所在地),原平里場部為分場。數十年間,祁門茶業改良場進行各種科研實驗,取得豐碩成果。
在祁門茶葉改良場舊址的打卡點,參與者們不僅可以了解到祁門紅茶的歷史和文化背景,還可以品嘗到正宗的祁門紅茶,感受其獨特的香氣和口感。
據了解,此次“修水·寧紅茶杯”2023萬里茶道——環中國自駕游集結賽暨萬里茶道文物主題游徑活動走進祁門,是一次對中國茶文化的傳承和弘揚的積極嘗試,也是一次讓更多人了解和感受祁門紅茶獨特魅力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