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陳海情建言。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金康 通訊員趙小豐、吳悠然)12月28日,在政協華容區九屆二次會議上,政協委員陳海情說,華容區及華容鎮位于武漢東、鄂州西,是武鄂同城的“加速器”,建議華容鎮積極對接葛華一體化發展,加速推進“武鄂同城化”發展進程。
現狀:土地瓶頸制約嚴重,基礎設施投入不足
陳海情認為,華容鎮經濟結構以工業經濟為主,偏重建材行業,受房地產市場走低形勢影響,當前經濟下滑趨勢明顯。鴻泰鋼鐵、中都建材、永祥建材等企業受沖擊明顯。
雖然企業投入了一定的資金進行技改,但力度不夠。比如傳統工業大鎮華容鎮2019年、2020年、2021年年度技改投入資金不過5000萬元,今年除富晶電子投入5000萬元進行技改升級外,其他企業僅計劃1200萬元技改投入。
近年來,華容鎮大力實施城鎮更新工程,在老城區改造、擦亮小城鎮等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但是華容集鎮形態更新、功能更新不足,當前中心集鎮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提升方面離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還有較大的差距,這也為華容鎮主城區提檔升級和社區基層治理帶來新的考驗。
在政策環境方面,土地瓶頸制約嚴重。陳海情舉例道,目前華容區新增用地需要30萬元/畝的土地指標,成為企業項目落地的攔路虎。比如2021年占地30畝年產值3億元的荊博科技項目、占地150畝年產值10億元的小鵬汽車配件廠計劃到華容鎮拿地,因土地指標的原因最終落戶到武漢江夏廟山和武漢新洲。
對癥:完善道路路網互通,提檔升級中心城區
陳海情建議,華容鎮要完善路網互通,全力保障葛華兩地臨界區域道路快速成型,優化華容鎮連接葛店的“五縱五橫”道路交通路網骨架,迅速實現葛華兩地“3+2”橫貫東西的路網快速對接,加速實現葛華一體“硬聯通”。
她建議將華容北二號路延伸至葛店,與江堤公路形成華容——葛店在北部的道路閉環。將華容三號路與葛店打通,聯通至華蒲路,形成南部的葛華環形路,加速推進武鄂同城“一小時通勤圈”。
在實施中心城區提檔升級工程,華容鎮將循序漸進推進中心集鎮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提檔升級工程,加快推進丁橋街的改造。深入實施民生保障工程,加快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短板。強化教育高質量,全面推進健康建設,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打造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陳海情還建議,在集鎮小區做實樓棟長,發動小區外來人口向當地社區報到,為外來常住流動黨員建立臨時黨支部,打造紅色物業及紅色業委會,積極引導武漢流入的華容新市民融入華容,打造武鄂同城、葛華一體“一日生活圈”。
舉措:加強土地要素保障,推動區域產業同鏈
陳海情建議,重點圍繞光谷龍頭企業擴產轉移和配套聚集,聚焦光谷重點企業,深入分析企業產業鏈布局、上下游企業,篩選配套招引機制,積極深入對接武漢產業體系,整合葛華優勢資源,做優區域產業特色,引進高新技術產業,開展數字化轉型,提升葛華兩地產業關聯度和互補性。
陳海情還建議,爭取加強土地要素保障,在深化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上發力,千方百計推進一系列支持穩經濟政策的落地、見效,釋放自然資源政策紅利。
陳海情認為,將閑置多年工業建設用地指標調整到華容鎮,在高新大道華容鎮段五分村、鐵嘴村劃片設置光端屏芯網新業態優先發展項目區,在項目區范圍內利用發展基金抵消土地指標瓶頸制約,加快新業態的發展
陳海情獻策,將華容鎮金明大道以南高新大道華容鎮段以北所有基本農田調為有條件建設片區,讓優質項目能落地建設,以供主城區經濟發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