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協委員張溪鳴建言。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金康 通訊員趙小豐、吳悠然)12月28日,在政協華容區九屆二次會議上,政協委員委員張溪鳴建言,優化交通網絡,強化道路管理,加快構建立體化綜合交通體系,聚力打造武鄂同城交通一體化現代發展新格局,著力推進紅蓮湖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現狀:武鄂交通“硬連接”成效明顯
張溪鳴說,紅蓮湖區域是鄂州與武漢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對接的橋頭堡,交通優勢顯著。近年來,紅蓮湖旅游度假區在武鄂交通“硬連接”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據悉,紅蓮湖左廟路—東湖高新科技五路2020年7月開工建設,建設歷時一年,于2021年8月通車;新城大道工程北接高新六路,南至紅蓮大道,總投資3.2億元。
張溪鳴介紹,輝煌大道建設目前全線主路第一層瀝青路面完成,花壇、人行道、路燈等完成50%,第二層瀝青路面即將鋪設,計劃2022年12月底通車。
高新六路與武漢市高新四路連接,目前南側半幅道路地下管線和路基、水穩均已施工70%,北側半幅道路雨水管道施工完成65%,路基完成50%,正在施工路基和地下強弱電管線。
高新七路與武漢市高新六路連接,道路工程全長約1814.926m,紅線寬為40m,主要建設內容包含道路、交通、橋涵、給排水、電氣(電力、通訊、照明)、燃氣、綠化等工程內容,目前正在進行水穩層施工。
需要指出的是,大數據云計算產業園優先啟動公建基礎設施,武黃高速以北區域“九縱六橫”15條市政路網已全面開工,道路合計全長17.4公里,其中主干道2條、次干道5條、支路8條,路網框架已基本成型。
其中主干道未來三路已于7月1日正式通車;未來二路完成85%,計劃2022年12月底完成瀝青路面及其附屬工程。
癥結:四個方面掣肘武鄂交通一體發展
張溪鳴認為,武黃高速四改八設計方案遲遲未能出臺、廟嶺高速收費站進出口“堵點”等原因掣肘武鄂交通一體發展。
一是未來二路、三路屬南北走向,但受武黃高速攔截限制,大數據產業園項目區北部片區與南部片區交通出行受到嚴重制約,武黃高速四改八設計方案及建設標準遲遲未出臺,紅蓮湖交通“瓶頸”問題逐步顯現。
二是廟嶺高速收費站進出口“堵點”問題。據統計,廟嶺高速收費站日均進出車輛約1.6萬輛,高峰期達到約2萬輛,收費站進出口又緊鄰廟嶺集鎮轉盤,同時武黃高速廟嶺站還是鄂州市大型貨車的中轉樞紐,超限超載、交通擁堵等問題時有發生,事故頻發,嚴重制約紅蓮湖經濟社會發展。
三是新城大道、輝煌大道“斷頭”問題。新城大道是未來三路的延伸線,是與紅蓮大道并行南北通向的主干道路,但自開工建設以來,該道路還有兩千余米“斷頭”,循環不通。
四是紅蓮大道自2008年建成通車以來,承載許多大型運輸車輛通行,道路承載壓力大,路面損毀嚴重。另高新六路、高新七路與紅蓮大道連接線與高新六路、高新七路設計標準不一致,也亟待升級。
獻策:打造武鄂同城交通一體化新格局
張溪鳴建議,補齊建設短板,優化交通網絡,強化道路管理,加快構建立體化綜合交通體系,聚力打造武鄂同城交通一體化現代發展新格局。
張溪鳴建議,持續推進未來二路與高新六路、高新七路以及打通未來三路至新城大道與紅蓮大道的連接建設,并按未來三路設計標準對新城大道進行改造升級;繼續加強對輝煌大道至葛廟路、鄂咸與武黃互通連接線的規劃建設。
此外,重點推進紅蓮湖軌道交通規劃建設,主動對接武漢東湖高新區T3有軌電車距鄂州邊界最近站,大力推進紅蓮湖地鐵30號線規劃編制,盡快解決紅蓮湖及周邊地區與光谷中心城區銜接問題,推進軌道交通加速成網。
紅蓮湖旅游度假區應加強與省交投展開共同規劃,實施廟嶺收費站改遷工程,有效改善居民生活區交通擁堵問題。
張溪鳴認為,大數據產業園內的未來二路、未來三路和韶華路是貫穿武黃高速的三條道路,加快推進武黃高速(廟嶺段)改擴建規劃編制方案,有效解決未來二路、未來三路等內部道路與武黃高速交叉貫穿問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