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田城 通訊員 陳玉珍 邢靈風)時代出卷,干群答卷。經過大半年的艱苦探索和共同締造,湖北陽新林峰社區平安小區完成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遷徙歷程:不僅小區面貌得到了極大改觀,而且在共同締造活動推動下,啟迪了群眾智慧,激起了治理新風。
12月26日,平安小區“院落議事廳”內,值班人員正在“解憂室”與小區群眾溝通。一人,一桌,一本,事無巨細,居民所思所想所盼全部記錄在冊,居民反映的心結,由“院落理事會”“院落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片長”協調解決,實在無法解決的,根據所反映的具體事項呈報社區協調對應部門解決。
記錄群眾急難愁盼。 記者 田城/攝
“一張小桌子,一份大溫暖”——解憂室成為聯系居民和小區、社區的密切紐帶。
“周四您好”是醫院醫生前來給居民義診的日子。居民們平常有個頭疼腦熱的,在小小的“健康驛站”里,都能得到初步診療。
小小議事廳,發揮大作用。 記者 田城/攝
“志愿積分兌換”,則是小區志愿者累積的積分,可以到這個議事廳兌換生活物資,1分可以兌換1元錢的物資。
緊急避雨、便民針線、飲水供應、便民醫藥、便民服務、閱覽室……記者了解到,這個僅有80個平方米的“院落議事廳”承載了18項居民事項,如同一個簡化版的“市民之家”。
在共同締造活動推進過程中,平安小區是陽新縣最早的踐行單元之一,也是受益最大的前沿基層。
不完全統計,在林峰社區大黨委的組織協調下,這個居民小區先后實施了水網、路網、電網、氣網、通信網、居民娛樂場所等多方面立體式的改造,從一個“邊”“遠”“難”的小區變成了綜合功能齊全、便民設施快速推進的“樣板小區”。
紅色電影進小區,這成了30多年頭一遭。 通訊員 供圖
戲班子進小區,宣傳“二十大”精神。 通訊員 供圖
更重要的是,一股治理新風吹進小區后,激發了居民自治創新,形成了諸如“六步工作法”“愛禮當鋪”“林峰典當行”“院落黨小組”等各種形式的自治組織和自治機制,成為一個健康有序的具有“自凈能力”的“生態系統”。
“基層自治”“小區自治”極大分擔了社區工作壓力,也更能把群眾的急難愁盼反映上來,并訴諸解決。
林峰社區書記吳莉說,推進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締造,關注的是居民身邊“點滴事”,解決的是群眾“微訴求”,通過帶給群眾的一個個“小幸福”,放飛了幸福陽新的“大夢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