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熊無雙)12月8日,從鄂州市勞動就業中心獲悉,今年來,鄂州市以零工服務為切入點,全域推進“零工驛站”建設,并將其列入2022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零工小驛站托起就業大任務,為零工就業群體賦能,實現供需雙方高效對接。
東塔社區零工驛站。通訊員 供圖
目前,全市共建成“零工驛站”9家,其中區鎮驛站8家,社區驛站1家,日均進場求職人數達4600余人次、提供就業信息3700余條;線上零工平臺“及時雨”累計登錄達3萬余人次,進駐企業670余家,發布崗位信息2.8萬余條,簡歷投遞6100余份。
頂層設計,抓細抓實,為零工驛站保駕護航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完善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完善勞動者權益保障制度,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
鄂州市高度重視零工經濟發展,把零工驛站的打造和發展作為“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的具體落實,通過頂層設計為零工驛站建設做好詳細規劃,讓靈活就業人員就業更靈活更安心。
零工驛站辦事群眾。通訊員 供圖
面向各區、經濟開發區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零工驛站”建設工作的通知》,對零工驛站硬件建設、服務質量、工作任務等方面做出具體要求,推動零工驛站專業化、規范化發展。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市場參與運營的方式提高零工驛站管理運營效能,并制定《零工驛站管理制度》,推動驛站高效運行。
該市草擬零工驛站工作目標考核辦法,將現場設置配備等基礎建設,臺賬建立、數據錄入、信息發布等業務工作均納入到考核項目中。同時,積極探索將用工信息發布服務、培訓報名服務納入到充分就業社區評比指標中。
因地制宜,科學規劃,讓零工驛站落地生根
鄂州市人社部門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則,依據各區、開發區歷史因素、人力資源分布等情況科學規劃零工驛站建設。
鄂城區按照零工驛站建設統一標準,升級澤林、汀祖原有農民工市場,打造澤林、汀祖零工驛站。其中,澤林鎮人社服務中心與工會部門聯合,整合“零工驛站”與“愛心驛站”功能,通過共建共管共治,讓零工交易逐步告別“馬路市場”,促進零工規范管理。澤林零工驛站高峰期每天聚集零散農民工達2000余人。
澤林農民工大市場。通訊員 供圖
鳳凰街道東塔社區零工驛站將區域化黨建、平安建設與社區零工驛站相結合,形成了“黨建+平安建設+零工服務”新模式,積極打造社區零工驛站的標桿,以東塔社區為中心點輻射帶動周邊社區居民就近就地就業。投入運營2個月來,已發布60多家企業用工信息,為200余人提供就業咨詢服務,達成就業意向30人。
梁子湖區立足村級勞務經紀人組織能力強的優勢建立“零工驛站”,試點創建勞務經紀人+就業直通車23℃服務工作,為求職者提供安全、便捷、暖心的用工信息登記、職業介紹、技能培訓、政策宣傳等公共就業服務。
據悉,梁子湖區是該市退捕漁民上岸轉移就業的重點區域,留守人員多、轄區企業少、就業機會也不多。區人社部門針對這一實際情況,在開展調研后,積極對接葛店開發區開通梁子湖區—葛店開發區往返的就業直通車。
通過勞務經紀人搜集轄區靈活就業人員就業需求,通過葛店就業部門、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廣泛收集臨時性用工需求,點對點將區內靈活就業人員送至葛店開發區務工地點。
葛店“雙創”沙龍。通訊員 供圖
葛店開發區借助其湖北省中部電子商務基地,有大量快遞分揀、倉儲物流等臨時用工需求的優勢,人社、工會兩部門聯合建設葛店開發區“零工驛站”,通過“及時雨”線上小程序推行共享用工服務模式,有效破解零工群體就業難題看。
在此基礎上,實行“及時雨+愛心驛站”的運營模式,為戶外工作者及零工免費提供冷熱飲水、應急充電、雨衣雨傘、應急藥箱、休息座椅、讀書看報及公共上網等暖情服務,營造零工驛站溫馨港灣。
華容區零工驛站。通訊員 供圖
華容區依托現有人力資源市場,2021年7月率先在全市建立第一個突出靈活就業用工服務的“零工驛站”,實行“綜合柜員+業務委托”模式,為城鄉勞動者提供職業指導、求職招聘、職業技能培訓、就業援助、創業指導、創業服務及失業保險等服務內容。
臨空經濟區基于花湖機場建設的大背景下,靈活就業人員明顯增多,求職需求量變大,臨空經濟區在燕磯、楊葉集中拆遷安置區設置零工驛站,為周邊求職群眾提供了良好的就業平臺。同時,還建立了靈活就業人員信息庫,定期對入人員進行回訪,及時了解其就業情況,實現就業幫扶。
聚焦需求,數據“鋪路”,助力人崗精準對接
鄂州市人社部門加強“互聯網+”、大數據在零工驛站建設方面的應用,爭取以最短的時間和最快的對接為零工提供精準的崗位和有效的服務。
在全域推進零工驛站線下建設的同時,開發推廣零工驛站線上平臺“及時雨”小程序,作為零工驛站的信息化支撐。平臺功能涵蓋就近報名、就地培訓、及時就業、日結工資、線上維權五大塊,求職者只需要打開手機定位搜索“附近的職位”即可在半徑5公里范圍內搜索查看合適的崗位信息。
就業培訓技能實操。通訊員 供圖
“技能培訓報名”窗口則與“湖北公共招聘網”就業服務大廳實現無縫鏈接,全省300余家定點培訓機構40多個培訓專業供求職者就近選擇等,線上線下雙線發力,實現“就業服務24小時不打烊”。
該市建立數據庫,即就業崗位信息數據庫和求職登記信息數據庫。依托雙千平臺、市區勞動就業部門、各區零工驛站,廣泛收集重大項目、重點企業、重要工程、中小微企業用工數據及各類勞動密集型企業、農業產業基地、建筑工地、家庭個體業主臨時性用工數據,建立就業崗位數據庫。
楊葉鎮零工驛站。通訊員 供圖
目前在庫崗位信息2.8萬余條,已全部完成對外發布。整合基層村(社區)、零工驛站線下登記及零工小程序線上登記的求職人員信息資源,建立零工數據庫,在庫求職人員4100余人。
創新模式,舉一反三,就業服務全面升級
鄂州市以打造“零工避風港”“零工就業橋”“零工加油站”理念為基點,大力推廣“零工+”服務模式,創新服務方式、延伸服務范圍,持續性推動零工驛站就業服務升級。
創新“零工+愛心驛站”模式,關愛戶外工作者及零工勞動者,免費提供冷熱飲水、應急充電、雨衣雨傘、應急藥箱、休息座椅、讀書看報及公共上網等暖情服務,讓零工們“渴了能喝水、累了能歇腳、冷了能取暖、熱了能納涼”,營造零工驛站溫馨港灣。
“零工+愛心驛站”。通訊員 供圖
此外,運用線上零工平臺選擇合適的轉崗技能培訓,引進優質的培訓機構開展“送培訓到家門口”活動,讓退捕漁民、就業困難人員就地培訓,具備專項技能后開通“就業直通車”直達周邊工業園區,實現零工就近培訓、就近就業。
為滿足鄂州發展人力資源儲備需要,推動“零工+區域協作”發展,在恩施咸豐縣、十堰鄖西縣設立勞務工作站,實行“及時雨”區域代理模式。咸豐縣工作站自2019年成立以來,為鄂州輸送務工人員700余人次,其中疫情期間“點對點”包車輸送300余人。
鄖西勞務協作站。通訊員 供圖
2021年11月成立的鄖西工作站,通過零工云服務,已經線上注冊用戶374人,發布用工信息960條,跟蹤165名鄖西在鄂州務工人員基本信息,為區域協作共享用工打下良好基礎。
在鳳凰街辦東塔社區建立全市第一家社區零工驛站,組建由社區、司法、勞動保障、群團組織等多部門共同組成的新業態新就業黨建聯盟服務圈,搭載“零工+黨建”新模式,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和靈活就業人員提供求職招聘、技能培訓、政策服務、權益保護全鏈條服務。
專場招聘會。通訊員 供圖
零工驛站一頭連著求職者,一頭連著企業,是就業供需雙方對接的橋梁、樞紐。鄂州市將按照全省“四統一”工作要求,持續加大線上線下零工驛站建設力度,逐步完善、拓展服務功能,為靈活就業人員及雇主提供更加優質、更加貼心的23℃人社服務。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