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東湖論壇暨黨外知識分子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壇(2022),在湖北武漢東湖之畔、武漢大學珞珈山下舉行。
舉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東湖論壇,是湖北推動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統戰工作會議精神走深走實的務實之策,是加強黨的統戰理論研究的創新之舉。這次是東湖論壇的首屆學術研討活動,由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聯合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理論研究(湖北)基地、湖北省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理論研究基地、中共武漢大學黨委統戰部、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武漢市社會主義學院等六家單位共同主辦。
據了解,本次論壇是今年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以來、黨的二十大召開后,全國省級層面首個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為主題舉辦的高端學術研討活動。
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寧詠出席論壇并講話,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新時代統戰工作取得的最大成果,是黨的統一戰線百年發展史的智慧結晶,是新時代統戰工作的根本指針。中央統戰工作會議將這一重要思想概括為“十二個必須”,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統戰工作的重要論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這一重要思想,為做好新時代統戰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從政治上把牢研究方向,把研究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抓實抓好;在深耕中多出研究精品,聚焦“十二個必須”,針對新時代統戰工作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開展全方位、系統性、深層次研究,推出一批精品力作;以新格局打造研究高地,匯聚全國統戰理論研究界精英,構建虛實結合、協同創新的研究工作新模式,把東湖論壇打造成為知名研究平臺、高端學術活動,推動湖北統戰理論研究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為新時代統戰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堅實的理論支撐、更強大的思想動力,以實際行動助推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扎根荊楚大地。
武漢大學黨委書記韓進出席論壇并致辭,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武大基地自覺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統戰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聚焦中央和湖北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密切關注統戰工作理論研究的前沿問題,開展研究取得了良好成績,以及一直以來中央統戰部和省委統戰部對武大基地和本論壇的關心支持。他指出,要堅持正確導向,切實推進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統戰理論的學術化、學理化;堅持面向實際,自覺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研究探討新時代新征程中行之有效的統戰工作方法;堅持開放研究,整合資源,建立開放、共享、競爭、協同的運行機制,努力鍛造組織靈活、引領發展的研究平臺;堅持定位高端,與武漢市社會主義學院等加強合作,努力將基地建設成為全國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理論研究基地、政策咨詢中心、人才培養中心、學術交流中心、信息資料中心、協同創新中心。
武漢市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武漢市委會主委、武漢市社會主義學院院長梁鳴在致辭中指出,多年以來,武漢社院與武漢大學等駐漢高校合作,開展統戰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武漢社院與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合作共建,在師資互聘、課題合作、智庫建設、教學實踐、基地共建、大學生實習和培養以及中華文化傳播等方面不斷相互助力,取得積極成效。并介紹了今年以來,武漢社院積極參與武漢市委統戰部與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合作實施的武漢統一戰線“著史”工程,還將與市委統戰部、江漢大學聯合成立武漢統一戰線理論與實踐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的情況。
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趙雪梅主持論壇開幕式,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沈壯海參加論壇。交流研討階段分別由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羅永寬教授、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理論研究(湖北)基地副主任兼秘書長佘雙好教授主持。11位來自全國統戰理論研究界的專家學者,圍繞學習貫徹、研究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十二個必須”的核心內涵,作了深入交流研討。
中央統戰部原副秘書長、中國政治學會副會長張獻生首先發言。他以“研究把握團結黨外人士的工作規律,構建中國共產黨的‘團結學’”為主題,系統梳理了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在不同歷史時期對團結黨外人士工作規律的實踐與理論探索,并從中提煉出了十條寶貴的歷史經驗。同時他提出,要在過去研究的基礎上,繼續深入研究探討,力求有新發現、新突破、新創造,不斷形成團結黨外人士的規律性認識,從而科學構建中國共產黨的“團結學”。
中國人民大學當代中國政黨研究中心主任周淑真在發言中回顧了歷史,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百年統一戰線的歷史經驗。一是科學判斷時代特征,冷靜面對國內外政治環境和主要社會矛盾變化,采取歷史主動,勇于擔當,提出歷史階段的目標任務。二是圍繞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中心目標和任務,明確戰略方針。三是為達到這一戰略方針,制定對各個方面的政策措施,明確行動計劃并見諸實踐。四是注重總結經驗,強調“三大法寶”的地位作用,注重黨的各級組織的執行力。隨后,她談到了新時代以來統一戰線工作的新發展,強調了黨的百年統戰經驗對現實工作的重要啟示作用。
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執行院長楊鳳城認為,從中國共產黨不同時代的歷史使命和中心工作出發來團結黨外知識分子共同奮斗,是中國共產黨一條重要的歷史經驗。隨后他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中國成立以后、改革開放以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四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的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為著力點進行了詳細論證。最后他提出,在新時代,我們必須圍繞著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來團結黨外知識分子,形成同心圓,凝聚強大的力量。
民進湖北省委會主委、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院長胡仲軍在發言中指出,黨外知識分子工作是統一戰線的基礎性、戰略性工作,做好新時代黨外知識分子工作,要針對黨外知識分子的特點有效組織起來,強化政治引領,加強教育培養,充分發揮作用。他認為,當前黨外知識分子工作呈現出一些新特點、面臨著一些新問題。為此,必須強化政治引領,充分發揮黨外知識分子的作用。要讓黨外知識分子有效組織起來;要關心黨外知識分子的成長和發展;要辦好社會主義學院,加強教育培養。
中共武漢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王磊從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兩個結合”的論述出發,探討了統一戰線中國化時代化的演進路徑。他認為,統一戰線是中國道路的鮮明特色,統一戰線中國化時代化的演進邏輯,決定和影響了中國的革命之路、發展之路、復興之路。統一戰線是中國智慧的集中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具體表現為中國人的團結精神,是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思想學說在中華大地生根開花的內在因子。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宋儉深刻解讀了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的內涵和意義。從其內涵上看,三者有機結合是對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有機統一重大政治理念的延伸,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在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領域里的延伸。同時,必須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融通大黨建、大統戰工作、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鞏固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四個維度上來理解和認識三者有機結合的重要意義。
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馮穎紅在發言中提到,從“引進人才”到“廣聚英才”體現了我們黨在新時代海外統戰工作觀念上的創新。她在系統梳理從“引進人才”到“廣聚英才”工作理念流變的基礎上,提出了在“廣聚英才”理念下海外統戰的意涵:一是海外統戰工作的視野更加寬廣,二是加強思想引領的任務更加突出,三是海外統戰工作與黨外知識分子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的聯系度更加緊密。最后,她就如何開好統戰工作“聚才的良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西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馬玉堂分享了散雜居地區大中小學一體化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的現狀及路徑。他詳細介紹了有關調查情況,發現了一些共性問題,如:大中小學一體化育人平臺建設力度不夠,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涵要求把握不夠精準等。對此,他提出了幾點對策:一是進一步加強學科融入和專題教育,二是進一步加強教學內容有機銜接,三是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建設,四是進一步加強有關課程教師培訓輪訓,五是進一步加強協同育人機制落實。
甘肅政法大學絲路法學院教授、西亞北非研究中心主任馬仲榮以甘肅伊斯蘭教中國化為主題,為我們詳細介紹了甘肅伊斯蘭教傳播發展情況、甘肅伊斯蘭教中國化的歷史經驗、新時代伊斯蘭教中國化的實踐和甘肅伊斯蘭教中國化實踐的啟示四個方面內容。
福建省社科院臺灣研究所所長蘇美祥梳理總結黨的二十大報告涉臺內容,提出今后對臺工作要堅持全局思維,更彰顯解決臺灣問題的緊迫性;堅持共享思維,更強調提升對臺工作的實效性;堅持團結思維,更展現照顧臺灣現實的包容性;堅持底線思維,更強化反“獨”斗爭的堅定性。他也提出了幾點思考。一是對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政策要有新期待,二是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有新空間,三是島內民意有微妙變化,四是當前疫情對兩岸交流的阻礙作用有可能進一步弱化。
武漢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權宗田在交流中指出,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黨外知識分子的隊伍會越來越大,扎實推動新時代共同富裕工作,不能忽略這個龐大群體。他探討了黨外知識分子助力共同富裕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并提出了三點對策:一是加強黨外知識分子思想政治引領,引導他們深刻學習領會黨的創新理論和共同富裕發展方向;二是激發黨外知識分子的創新創造活力,通過“知識富裕”“技術技能”“人才支撐”等助推高質量發展;三是創新工作理念、機制、載體,廣泛凝聚人心、智慧和力量助推共同富裕。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湖北基地學術委員會主任丁俊萍作總結發言。她指出,本次論壇有三大亮點。一是會議的時機選擇好,政治站位高。本次論壇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為主題,以實際行動擁護和堅持了“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會期又恰逢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一個月,正可謂生逢其時。二是研討內容豐富,發言水平高。來自全國各地不同單位、不同領域的高水平專家學者分別就新時代統戰工作的歷史問題、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作了深入細致的探討。三是會議主題連續,創新性強。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理論研究(湖北)基地自2005年以來,每年都會召開學術研討會議,此后更是將黨外知識分子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每年會議的核心主題,體現了基地年會一脈相承的特點。同時本次年會緊緊圍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學篤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這一主線,各位與會專家學者發表的演講又都是統戰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體現了本次年會極強的創新性。
本次東湖論壇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來自全國知名高校、科研機構、統戰系統和社會主義學院的專家學者和統戰理論工作者近100人應邀參加,受到廣泛關注,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