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呂鑒蕾 通訊員陳煒蓉)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關鍵是“實踐”,而實踐的主要表現是“志愿服務”。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黃石開發區·鐵山區充分發揮志愿者的力量,讓志愿服務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中堅力量。
近年來,開發區·鐵山區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大力弘揚踐行“奉獻、有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主動轉換思想、拓寬思路,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持續推進志愿服務常態化、項目化、品牌化發展。
志愿服務常態化
萬余“紅馬甲”活躍在社區
小雪過后,天氣漸寒。在鐵山街道九龍洞社區,每天總能看到一群“紅馬甲”穿梭在背街小巷、居民單元樓棟,巡查和勸導一些不文明行為。
“穿上紅馬甲,咱就得擔起這個責任!”今年70歲、建二路小區的片長楊秀文說,“這支隊伍從幾十人發展到千余人,從大家最初覺得‘與我無關’到現在‘我想參與’,說明志愿服務理念深入人心。”
他們每天“打卡上線”,服務內容包括清掃樓棟衛生、小喇叭宣傳、疫情防控、安全防范、黨史宣講、民意收集、愛心服務等。
這也是該區常態化推進志愿服務的一個縮影。自創文工作開展以來,開發區·鐵山區通過健全隊伍體系、整合社會資源、堅持項目帶動、完善激勵機制等措施,不斷培育壯大志愿服務隊伍,推進志愿服務常態化長效化,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遍地開花”。
目前,開發區·鐵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配備“8+N”共14支志愿服務隊,全區共建立志愿服務隊伍430支,基本形成縱向涵蓋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橫向輻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民間團體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三級聯動網絡,志愿服務時長和注冊人數均位居全市第一。
志愿服務項目化
持續精準開發志愿服務項目
項目化是志愿服務虛功實做、提質增效的重要方法,是推進志愿服務工作的有力抓手。
近年來,開發區·鐵山區根據中央和省市文明辦有關精神,樹立項目化思維,引導志愿服務從“活動”向“項目”轉變,特別是與湖北師范大學(黃石市志愿者學院)的合作,統籌更多優質志愿服務項目,充實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服務項目庫。
為了讓服務項目“接地氣”、服務群眾“實打實”,開發區·鐵山區實施了系列工作舉措,重點建好志愿服務項目庫,精準開發志愿服務項目,建好志愿服務“基本盤”。
圍繞志愿服務項目庫建設,開發區·鐵山區還對轄區范圍內的能為巧匠、社區五老、群眾性活動帶頭人、返鄉創業人員等樂于參加志愿服務的居民進行集中摸底,針對群眾需求,精準開發志愿服務項目。
同時,聚焦群眾需求,該區不斷創新服務方式,開展更接地氣、更具活力、更有溫度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此,該區精心設計了在線調查問卷,讓轄區機關干部和居民參與。通過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特長,讓提出需求的“點單者”,也可以成為服務需求的“接單者”,實現對項目的閉環管理。
志愿服務品牌化
引領區域志愿服務新風尚
如果說志愿服務的常態化、項目化是將志愿服務變“優”,那品牌化就是“優中選優”,打造持續影響力。
為營造創先爭優的志愿服務氛圍,2022年以來,開發區·鐵山區在開發、培育志愿服務項目的同時,通過舉辦首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大賽,讓優秀項目脫穎而出。
參賽的這些項目,尤其是獲獎的項目,代表了開發區·鐵山區志愿服務的廣度、深度、高度。如匯聚青年力量的“翔鷹”青年宣講,鄰里守望的銀發志愿團……志愿者跨越了各年齡段,上至老人,下到兒童都參與了進來。小愛匯成大愛,彰顯了開發區·鐵山區志愿服務新風尚。
11月8日,黃石市委市委宣傳部、黃石市委文明辦、黃石市共青團、黃石市民政局等多部門聯合公布了“黃石市優秀志愿者”“黃石市優秀志愿服務組織”“黃石市優秀志愿服務項目”等名單。其中,開發區·鐵山區“翔鷹”青年宣講團——“翔鷹”青年宣講志愿服務項目和開發區·鐵山區鐵山街道勝利路社區——“我愛我樓”黨員帶頭志愿服務項目榜上有名。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打造群眾急需、特色鮮明、高質量的志愿服務項目,以品牌項目建設為引領推動志愿服務品牌化發展,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發區·鐵山區相關負責人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