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市第八次黨代會和區第十次黨代會部署落實的生動實踐。
當前,鄂城區正在深入推進10個共同締造活動試點社區(村)創建工作。為積極探索“五共”的方法和機制,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推動“共同締造”活動在全區廣泛開展。11月中旬以來,鄂城區委宣傳部聯合荊楚網(湖北日報網)對10個試點社區(村)進行了深入調研采訪,形成系列深度報道。即日起,鄂城融媒將開設《美好鄂城 共同締造》專欄,逐一刊發,敬請關注!
近年來,鄂州市鄂城區油廠小區7棟、10棟先后被鑒定為D級危房,成為懸掛在小區居民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為消弭群眾身邊的安全隱患,江城社區積極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最終34戶居民實現“零補償”“零糾紛”“零上訪”騰退住房。
現狀:兩棟房被鑒定為危房
11月19日,記者在油廠小區見到,被拆除的7棟、10棟危房原址,豎起了施工圍擋,斜坡上的土地正在平整。
據了解,鄂城油脂工業總廠(以下簡稱“鄂城油廠”)成立于1956年,主要生產花生油、葵花籽油、葡萄籽油、豆油等食用油品,是鄂城縣乃至黃岡地區最大的油脂廠,產品俏銷全國各地。
憶往昔崢嶸歲月。原鄂城油廠廠長周啟亮感慨道,高峰時期廠里有500多名職工,100多名黨員,產品多次獲得國家級、省部級銀質獎等,他本人也多次榮獲“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為解決職工的住房問題,鄂城油廠在鳳凰路與沿江大道交匯處,建起了油廠小區。7棟、10棟是職工宿舍,主要是用于即將成家,但又不夠分房條件的職工臨時居住。
鑒于種種原因,鄂城油廠于2004年破產清算。7棟、10棟兩棟房屋產權歸油廠所有,系國有資產。
由于結構簡易、超限使用、失修失養,兩棟房子的墻體屋面均出現不同程度損毀。受江城社區委托,2018年、2022年,鄂州市房屋安全鑒定所對兩棟房屋進行了安全鑒定。
經綜合評定,10棟的局部墻體及屋面嚴重損壞,且蟻害嚴重,為D級危房,建議整棟拆除;7棟的房屋地基、基礎存在明顯損傷和缺陷,為D級危房,建議停止使用。
江城社區黨委副書記胡新迎介紹,當時兩棟危房仍有少量居民居住,如7棟共有24間房屋,但有2家居住;10棟共有10間房屋,也有2家居住。此外,7棟還是6棟、8棟、9棟三棟居民的進出通道,一旦發生垮塌事故,勢必影響整個小區居民的人身安全。
鑒定結果出來后,鄂城區、鳳凰街辦、江城社區三級黨委對此高度重視,并就整棟拆除工作,著手謀劃居民搬遷、房屋騰退等方案。期間,社區工作人員、小區志愿者也加大了危房巡查力度。
共治:帶頭“大哥”帶頭騰房
紀昌華是油廠小區6棟居民,原鄂城油廠機械分廠書記,現在是油廠小區黨支部書記。在騰退住房、拆除危房中,他和老廠長周啟亮帶頭發揮了先鋒模范和“關鍵少數”作用。
紀昌華說,兩棟危房雖然住戶不多,但不少原住民在房內存放著物品。為了盡快將這些物品騰出,小區樓棟長、網格員、志愿者分別聯系了34戶原住民,要求他們前往小區搬走物品、騰退房屋。
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少數住戶認為危房拆除涉及拆遷,要求賠償。對此,紀昌華不厭其煩地向他們解釋,“拆除房屋是為了消弭小區的安全隱患,不是搞房地產開發;同時,房屋是國有資產,不是個人私有財產。”
紀昌華介紹,為徹底消除兩棟危房安全隱患,2022年7月和9月,江城社區多次組織小區居民召開協調推進會,對兩棟無產權房屋進行確權。經居民大會表決,大家一致同意“整棟拆除”。
獲悉拆除危房的消息后,原鄂城油廠廠長周啟亮就要求兒子,無條件地將物品從住房里搬出來。
紀昌華說,見到老廠長家第一個騰退住房,其他30多戶住戶紛紛效仿,主動搬出物品,騰退房屋。整個過程井然有序,實現“零補償”“零糾紛”“零上訪”的良好效果。
60多歲的秦爹爹是一名油廠老職工,早年在油廠因公負傷,留下殘疾,現獨居在10棟一間20平方米左右的小房子里。10棟拆除后,老人居無定所。
為此,江城社區工作人員與小區志愿者一道,多方聯系,為秦爹爹申請了一套50平方米左右的廉租房。搬家當天,10多名老鄰居主動幫秦爹爹搬衣物,場面十分感人。
君子不立危墻之下。2022年8月2日,施工人員對10棟進行了整棟拆除;9月15日,對7棟進行了解危拆除。至此,懸在油廠小區居民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終于解除。
“在危房拆除過程中,小區涌現出了一大批先進典型,他們對小區的建設有高度的認同感、歸屬感、自豪感”,胡新迎說,他們以主人翁的姿態,將小區當成自己的家,共同守護美好家園。
8棟1單元居民蔡夏芬,在身患癌癥的情況下,充分發揮自己是油廠老職工的優勢,帶病堅持做小區幾十名女鄰居的思想工作,她的行為深受小區居民感動。
6棟2單元居民潘協剛,在危房拆除過程中,主動對進出小區施工車輛進行引導,對建筑物周邊機動車輛進行勸離、清理,拉警戒線等,有效維護了施工秩序,保障了施工安全。
愿景:和諧鄰里共建口袋公園
紀昌華說,7棟、10棟能夠實現“零補償”騰退、拆除,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
紀昌華認為,兩處危房順利解危,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小區黨員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二是小區居民群策群力,主人翁意識濃厚。三是小區居民對建設美好家園意愿強、呼聲高。
6棟3單元居民曹茂香說,通過危房拆除,小區居民之間的隔閡減少了,凝聚力增強了,大家出資出力、投工投勞、讓地讓利,感覺昔日那個“奮進的油廠”又回來了。
胡新迎說,油廠小區現有271戶,實住140戶。危房拆除后,起初謀劃建設一個高檔公園,但小區居民對此提出了不同意見,他們認為小區離江灘公園不到100米,沒有必要花巨資重復建設。
對此,業委會聯系小區志愿者,在小區廣泛開展《油廠小區“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問卷調查,超九成居民要求建設口袋公園,即一個集娛樂、休閑、健身于一體的小廣場。
11月初,口袋公園效果圖正式跟居民見面,受到廣泛關注。居民集體會商后,提出三條修改意見,主要是要求建一個風雨廊道、一個小型兒童游樂場、一處健身休閑場所。
在小區黨支部的號召下,小區居民自發開展眾籌活動,不到三天時間就籌款10920元。
江城社區黨委書記李仁姣說,通過“居民說事、成員議事、組織解事、大家做事”機制,充分發揮居民的主體作用,油廠小區先后完成了地下管網改造、路面刷黑、房屋翻新加固、消防通道拓寬、危房拆除等惠民實事,有效解決了小區基礎設施老舊、公共配套設施不足等問題。
李仁姣說,通過開展共同締造活動,油廠小區人居環境明顯改善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識明顯增強了,社區工作人員做群眾工作的能力明顯提高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了。
策劃:董國平、夏雙文
執行:丁元中、饒黎、鄧唯、李媛
采寫:王焱堯、張心怡
視頻:金康、魯碧瑩、劉蘭(實習)
圖片:金康、吳盈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