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艾晨 方俊)新時代,政協工作干什么、怎么干?在中心工作中是當“吃瓜群眾”打邊鼓、還是聚力劃槳開大船?
浠水縣政協的回答是:與時代發展“合轍”,同黨政工作“同頻”,和人民需求“共振”,將縣委縣政府“建設五個新浠水”工作目標作為履職方向,開展“建設五個新浠水、政協委員在行動”系列主題實踐活動。
近日,筆者了解到,浠水縣332名市、縣政協委員迅速行動,12份協商、視察、調研成果得到縣委主要領導充分肯定,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改善民生等方面發出政協聲音、貢獻委員力量。
政協委員助力鄉村振興動員會。通訊員 供圖
為經濟發展思與謀
商以求同,協以成事。“黨委、政府工作部署到哪里,政協工作就跟進到哪里,履職活動就開展到哪里。”浠水縣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楊嘉國表示。
浠水縣政協圍繞全面建設“五個新浠水”協商議政,全力答好新時代的“發展答卷”。
政協調研。通訊員 供圖
11月3日上午,浠水縣政協召開“培育建筑龍頭企業,實現資質企業擴面提質”專題協商會議。據悉, 8月下旬以來,縣政協組織政協委員和有關部門深入項目建設現場,實地調研建筑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組織專班赴黃梅、蘄春兩地考察學習支持建筑業發展的經驗做法,為開展協商活動打下了堅實基礎。
會上,與會人員聽取了我縣建筑業發展工作匯報和調研情況匯報,6位政協委員就建筑業發展中的具體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縣住建局、縣審計局、縣人社局等部門負責同志作了回應。
“此次專題協商會議非常必要、非常及時,通過與政府相關部門面對面溝通,增強了信心,增進了共識。下一步將加強自身建設,加快業務轉型,努力把企業做大做強,為推動全縣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浠水縣政協委員、湖北華都建筑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余東風表示。
浠水縣政協發揮政協智力密集、人才薈萃的優勢,于4月份成立了全市第一家稅收志愿服務隊,打通了稅收服務需求的“最后一米”。認真開展“工業園區要素建設”“培育建筑龍頭企業,實現資質企業擴面提質”專題協商,通過密集進園區、跑企業、訪單位,為工業園區要素建設和建筑業快速發展找準了方向,破解了難題。
為鄉村振興奔與走
春光這里正好,浠水新茶飄香。今年春天,“浠茶”一時名聲鵲起,一個個草荒的茶園重獲新生,一組組浠水陶瓷裝浠水茶的精品禮盒走俏各地,“董河”“望江春”“雀山”茶葉知名度和美譽度持續提升,浠水茶產業鏈主業產值首次突破5800萬元。
政協助力鄉村振興。通訊員 供圖
“浠茶”飄香千里的背后有“政協”力量。今年以來,浠水縣政協切實扛起茶產業鏈發展重任,立足茶產業資源優勢,著力在品質品牌兩大重點上雙向發力,推動全縣茶產業鏈建設實現新突破。
建立縣政協主席牽頭抓總、一名副主席具體負責、農業農村、林業部門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協調相關單位和專家組建專班強力推進。 作為茶產業鏈總鏈長,楊嘉國帶隊赴河南信陽等地考察調研,學習先進經驗,匯聚智慧力量,結合實際研究制定茶產業鏈工作方案和產業發展規劃。
堅持把科技、管理、文化等元素融入茶產業,提升茶葉品質。對制茶車間進行提檔升級,2個投資過千萬元、配套最先進設備的新型制茶車間建成運營,綠楊鄉4600畝茶園經營收益實現翻番。采取“企業+科研院所+基地+農戶”方式,推行“九統一分”管理模式。挖掘洗馬鎮“北宋十三茶場”、清泉鎮“陸羽茶泉”和蘇東坡“綠楊情結”等文化底蘊,讓“浠茶”產業煥發“文化清香”。
圍繞茶產業鏈發展各個環節,以市場為導向,增強“浠茶”市場競爭力。抓住飲茶年輕化的消費機遇,鼓勵種植備受市場推崇的白茶和黃茶,打造1200畝種植基地,單價突破1000元,為“多彩浠茶”增添一抹亮色。出臺政策鼓勵企業申報注冊商標、參與茶葉評選,全縣共創建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1個、注冊商標11個,茶產品先后60余次獲國家級、省級茶葉評比獎項,“董河碧珍”、“十月芙蓉”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
鄉村振興,“政協”力量頻現。浠水縣政協發動和引導各參加單位、政協委員投身鄉村振興主戰場,積極對上爭取項目、爭取支持,“沉下身子”結窮親、察民情、獻良策,從捐資助學、興水修路、產業培育、教育醫療、引資引智等方面助力鄉村振興。
由縣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分別牽頭,成立5個 “政協委員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委員小組,對口助力洗馬河東村、萬當鋪村、關口牧嶺村、散花三壕村、蘭溪明華村,目前已謀劃項目26個、辦成實事12件。
為民生冷暖鼓與呼
把促進民生改善、增進人民福祉作為政協履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浠水縣政協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精準發力。
政協現場會。通訊員 供圖
協商會議開到群眾家門口,7月13日上午,浠水縣政協在青云社區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協商在一線”活動,圍繞“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主題,就青云社區老舊小區改造中的具體問題進行面對面協商。
“小區改造完工后,希望配套一些健身器材,讓居民可以就近鍛練身體。”71歲的社區居民代表朱旭東說。“我們將在健身器材方面給予支持,根據小區場地規劃,選取合適場所進行安裝。”該縣全民健身指導中心主任張修志立即回應。
“改造過程中要著重解決排水問題,這個問題居民反映比較集中。”縣政協委員徐蕙建議。“我們根據青云社區實際情況,將水、電、路、氣、消防等五個方面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改造重點,在小區排水上對接正在實施的雨污分流工程,改造完成后,排水問題將有很大改善。”該縣房地產事業發展中心主任向強榮表示。
協商活動現場氣氛熱烈,政協委員、居民代表現場提問,相關單位現場回應解答。這是浠水縣政協不斷探索協商工作新舉措、擦亮協商民主新品牌的一個生動剪影。
履職為民的政協答卷絕不僅于此。浠水縣政協各參加單位、機關各委室和政協委員深入一線開展“察社情、聽民意、排民憂、解民難”視察,適時撰寫提案、建議,反映社情民意,并針對基層發現的相關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供縣委、縣政府決策參考。
據悉,圍繞“影響群眾健康突出問題‘323’攻堅行動”、“加強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和“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開展協商活動131場次,解決基層所需、群眾所盼問題95個。
一樁樁民生實事,一件件暖心之舉,折射出浠水縣政協履職為民的初心使命,有效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