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錫炳老人正在為排水溝加蓋蓋板。左乙辰 攝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左乙辰 通訊員 黃瀅瀅)“國學文化館的設計已經出來了,將來巴莊的孩子們都可以從小體驗國學魅力。”11月8日,大冶市教育局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隊長程光文站在殷祖鎮巴莊村石谷英灣村民活動中心門口介紹。
頭戴草帽、皮膚黝黑,常年的駐村工作讓程光文、石繼波、肖軼罡三人的形象與農民別無二致。“按照要求,我的黨組織關系也轉到了村里。”受局里委派脫產駐村幫扶的石繼波認真地說,程隊長已經一個月沒有回家了。
石繼波和石志宇一起商量“陽光議事廳”的建設細節。左乙辰 攝
不忘黨員身份,不負組織殷殷囑托是石繼波他們三人不畏嚴寒、不懼酷暑扎根在農村、服務于鄉村振興的信念。
“作為一名黨員,必須與村民們同住同行、共謀共建,切身了解他們需要什么。”今年9月份,大冶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余嶺琳來巴莊村參加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座談會時又一次鄭重地囑咐他們。
行至巴莊村八斗園灣,66歲的村民石錫炳正在為自留地旁的排水溝加蓋蓋板。見來人詢問,他說:“我把排水溝轉角處的淤塞清空后,把家里不用的樓板、鋼筋拿來加固一下,消除隱患。現在政策好,大家都來幫我們農民改造生活環境,我也主動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嘛!”
沿著排水溝而上,畫工正在繪就以“孝”為主題的文化墻。再拾級而上,灣里的“陽光議事廳”已初具雛形,大樹下放置有石桌石凳,不日這里將成為村民們休閑議事的好去處。
“孝”文化墻。左乙辰 攝
在一旁戴著手套搬磚的村民理事會成員石春林,停下手中的工作介紹:“‘共同締造’以來,我們灣子的人積極性非常高,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大家的目標高度一致,就是將生活環境搞好。”
“自活動開展以來,教育局的同志們幫了不少忙。”在一旁的巴莊村黨支部書記石志宇接過話題,“你看這些磚和水泥,都是教育局派人送過來的。”
美麗環境幸福生活顯黨恩,鄉村振興綠水青山顯民意。這一句主題宣傳語是石志宇讓人特意寫在宣傳墻上的,他說這代表全村人對黨和政府的敬意。
“共同締造”宣傳墻。左乙辰 攝
除了將環境搞好,將產業做起來,巴莊村兩委一班人還想再續巴莊人耕讀傳家的傳統,讓更多的巴莊孩子沐浴在良好的村風民風里,從小學懂處事之道、為人之方,做一個對國家、對民族、對自己有用的,且自強自立的人。
這種想法也跟大冶教育局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不謀而合。在多方的努力下,國學文化館的設計圖已經出來,相關工作正穩步推進中。
國學文化館鳥瞰效果圖。通訊員 供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