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我們
    荊楚網 > 鄂東新聞

    紅安縣程河村探索“五賢共治”新模式,“共同締造”繪就美麗鄉村新圖景

    發布時間:2022年11月12日20:43 來源: 荊楚網 (湖北日報網)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毛人杰 吳凱)11月9日,筆者來到紅安縣高橋鎮程河村,一幅幅美麗鄉村新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

    圖片1.jpg

    紅安縣高橋鎮程河村一角。通訊員 供圖

    程河村位于紅安縣高橋鎮北部中心,是著名開國中將、《亮劍》電視劇主人公李云龍原型王近山的故鄉,全國第三批紅色美麗村莊試點村、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湖北省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全縣共同締造示范村。

    近年來,該村以“戰神故里 亮劍程河”為主題,以“亮劍精神”為主線,大力開展鄉村建設,推動紅色、綠色、古色三色資源向金色經濟轉化,取得了一系列優秀成果。在鄉村建設過程中,程河村注重發揮鄉土人才、鄉賢能人作用,探索“五賢共治”新模式,拓展“共同締造”理念內涵外延,以小共促大同,描繪出黨風正、民心順、經濟興的美麗鄉村圖景。

    圖片2.jpg

    組織群眾參加集體活動。通訊員 供圖

    “明白人”激發治理新活力

    鄉村治理關鍵在基層,核心在群眾,人民群眾是基層治理的中堅力量。

    程河村堅持緊緊依靠群眾,促進治理和順,發動以退休支部書記吳思忠等為代表的老村干部、老黨員、老教師等有資歷、有想法的“明白人”,圍繞群眾工作能力強、老百姓普遍擁護的特點,發揮他們在協調村級重大發展建設事項、調解矛盾糾紛、組織集體活動等方面的優勢,協調同心街改造項目涉及的100余戶群眾主動拆除不美觀、不規范遮陽棚30頂,拆除廢棄小屋5間。

    同時,入戶發放共同締造倡議書,成立“紅色衛生隊”常態化志愿開展衛生清理,在每戶門前庭院規劃建設、紅色主題路燈安裝等施工過程中進行協調,實現景觀效果、實用效果相統一,獲得了群眾的一致擁護。

    圖片3.jpg

    傾聽意見。通訊員 供圖

    “引路人”傳遞黨聲聚民心

    為把黨的聲音及時、準確、有效地傳遞到基層群眾中,程河村通過走訪摸排、群眾舉薦,發掘一批“引路人”,助力農村黨員、群眾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實效。

    居住在集鎮區的詹學易教授,即是“引路人”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詹學易是武漢大學退休教授,曾在湖北省博物館、省文化廳機關任職,中國博物館學會會員,全國中共黨史學會會員,湖北省工委青年研究委員會委員,著有《憶董老》《論博物館的科學研究》等書籍和文章。

    程河村將詹學易等一批“引路人”引入鄉村建設進程中,依托程河文化禮堂以及即將建成的亮劍精神體驗館,設置亮劍精神主題黨課等課程,以最樸實的鄉土語言,務實有效地將基層黨員群眾緊緊凝聚在黨的周圍。

    圖片4.jpg

    籌劃運用特色民宿。通訊員 供圖

    “帶頭人”共繪致富同心圓

    程河村在鄉建過程中,充分調動鄉賢的示范帶動作用,感召一大批鄉賢攜資本、信息、技術、人脈回歸家鄉、建設家鄉,通過實施“鄉賢帶富”,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王近山故居許家田灣的王勝波,作為紅色革命后代、能人致富的典型,被程河村劃歸為“帶頭人”,熱心幫助村級人居環境改善和公益事業。

    程河村至許家田灣道路,即由王勝波于90年代自掏腰包完成修建,是各灣組中率先建成的通組道路。在后續灣組建設中,他帶動一批人先后數次為村莊建設獻力,對許家田灣全灣綠化捐贈樹木300余棵、路燈6盞,并向村級老年食堂捐贈米、面、油等物資,協助推進整灣立面改造,籌劃運營戰神客棧特色民宿等項目,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致富起到了積極作用。

    圖片5.jpg.jpg

    村落一角。通訊員 供圖

    “守藝人”守住傳承助鄉興

    鄉村建設,應該讓鄉村更像鄉村,“農味”更濃。程河村圍繞“富民強村”的目標,以“非遺”文化為主線,通過特色非遺和傳統手工藝項目在灣組內的展示,為村莊注入新活力,更有內涵和溫度,也為非遺文化開辟了旅游活化路徑。

    程河村圍繞本地特色的非遺手藝皮影戲、蕩腔鑼鼓、手工油面、鐵匠等技藝,在許家田灣打造九佬十八匠項目,引入村內“守藝人”進駐,發揮自身優勢,在打造農文旅示范項目上,作出積極貢獻。在程河村農文旅產業發展的試運營階段,已經吸引參觀、游覽、研學人員達1萬余人次,成為紅安南部又一地標性村落。

    圖片6.jpg

    腰鼓隊。通訊員 供圖

    “暖心人”共話美麗新農村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空心化”的現象逐步突出,村內人口更多由留守老人、婦女、兒童組成,對文娛活動的需求較為明顯。針對這一情況,在程河村建設中,推動以楊彩云、楊素珍等為代表的文藝活躍分子,積極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帶領群眾,組建鑼鼓、腰鼓、舞蹈等三支文藝隊伍,日常在程河村程河文化禮堂進行排練、演出、團拜匯演,并積極組織團員為村內及集鎮區群眾開展志愿活動。

    同時,積極關注村級留守兒童,依托臨近中小學,組織起6人的“小小紅色講解員”隊伍,為前來參觀王近山故居和到程河村游玩的旅客,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在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她們也成為了程河鄉賢中的“暖心人”。

    圖片7.jpg

    同心驛站。通訊員 供圖

    “同心驛站”五賢共治連民心

    同心同德同夢想,共同締造創輝煌。上世紀90年代合鄉并鎮之前,原高橋河鄉政府曾坐落于此,為加快城鎮建設步伐,響應黨委政府號召,全鄉每村各有數戶村民懷著共同的夢想,守望相助,舉家搬遷至此,建設美麗新高橋。

    當年全鄉的同心共建,這條土坯路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被命名為“同心街”,這條街上的閑置衛生院建筑,經過改造,建成了現在的“同心驛站”。時代的故事賦予同心驛站的命名,新的故事為同心驛站帶來新的生機。

    在同心驛站建設過程中,上級各相關部門大力支持驛站建設,以紅色郵政、紅色供銷、紅色書店、職工驛站、青年之家等為代表的示范陣地集體進駐,程河村也依托同心驛站,建立起全村鄉土人才、鄉賢能人集聚的平臺——鄉土人才工作室,聚集起明白人、引路人、帶頭人、守藝人、暖心人五類鄉賢,為共同締造貢獻了程河經驗、增添了程河內涵。

    【責任編輯:陶輝】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 五月婷婷在线中文字幕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色多多国产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久久中文色婷婷| 日韩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蜜桃 |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a中文字幕1区|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午夜成人1000部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 av无码专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天堂中文www官网|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 日本公妇在线观看中文版|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2024最新热播日韩无码|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一级毛片中出无码| 成人无码视频97免费|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老色鬼|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