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訊(通訊員 陳賜華、王治中)近日,筆者漫步在武穴市大法寺鎮百可、下鄭等村,昔日塘堰雜草叢生、污水橫流、垃圾遍地的景象一去不復返。不僅如此,整治后的河湖廊道為周邊居民更是新添了一處早起鍛煉、飯后休閑的好出處。
組織志愿者進行環境清理。通訊員 供圖
大法寺鎮積極落實市河長辦要求,加強對小微水體水面和周邊環境常態化巡查保潔和監督管理,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長長效管護機制,加強三級監管,打造秀美河湖景觀生態。
組織專人清理水面。通訊員 供圖
一方面,設置鎮、村兩級管理,層層壓實、建立了“一村(居)一臺帳”,明確了“一長兩員”(小微水體河湖長、監督員、管護員),落實小微水體日常巡查與管護,將小微水體納入網格化管理,動態管理。
干凈的一池清水。通訊員 供圖
另一方面,采取生境改造、水位調控、生態補水、水生植物恢復和食物網重建等生態治理“組合拳”,構建健康水生態系統。
以提升水體自身凈化能力,堅持治理最小干預原則,力爭“小投入”實現“大成效”,特邀市水利和湖泊局專家出謀劃策,科學制定水生植物收割管理方案,通過水生植物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食物鏈循環協調作用確保水質穩定和景觀優美。
河長制宣傳。通訊員 供圖
同時,大力實施河塘清淤。動用挖機徹底清除了100口池塘淤泥物,并對池底和周邊環境進行消毒。
鎮郊通村主干道實施了雨污分流工程,建設了雨水和污水管網,大力推進清淤截污,完善主次干道的支管網建設,把支管網接到沿路居民家中,讓生活污水通過支管網進入主管網,大大提高了污水收集率。有效利用“治管護查”四字訣,達到黑臭水體有效治理。
夏日荷花。通訊員 供圖
“現在下水道都給接到了各家各戶,大家的生活污水也不再亂倒了,環境自然好了”,鎮郊村民湖北村黃某滿意地說。
召開培訓會。通訊員 供圖
黨群共建大興水產業,共同締造共同做好水文章,該鎮還將小微水體治理作為美麗鄉村建設必答題。以“黨建+黨小組+中心示范戶+群眾”形式,實現河湖共建共管,成果共享。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