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劉子靚 李紫文)11月2日至3日,紅安縣組織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拉練活動,通過采取現場+評議的形式,對全縣13個鄉鎮(場、處)的2個實踐所,25個實踐站進行觀摩,相互交流經驗、總結做法、查找短板。
拉練活動現場。通訊員 供圖
近年來,該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從無到有、從探索前行到深化拓展、從梯次推進到全方位高質量發展,呈現穩步向上、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
據了解,今年該縣在實踐所全覆蓋的基礎上,通過統一調配、一體使用、協同運行,對杏花鄉實踐所在內的3個實踐所進行提檔升級。同時各鄉鎮結合各村特色和實際,按照“五有”標準,因地制宜全面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現基礎配置全面達標,陣地建設取得新突破。
張背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除標準建設外,該縣還鼓勵各所(站)積極調動各方力量、整合各類資源,對黨群服務中心、農家書屋、婦女兒童之家、紅星之家、文化禮堂、文化廣場、老年活動中心、移風易俗示范點等陣地重組優化,打造“文明實踐+”綜合體。
通過壯大志愿服務隊伍,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打造志愿服務項目品牌,建立體制機制,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打造成理論宣講大平臺、思想政治大陣地、新風正氣大家園、志愿服務大舞臺,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康家灣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通訊員 供圖
紅安縣委宣傳部文明創建股負責人黃曉青介紹,該縣依托長江云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及微信公眾號,建立聯系群眾服務線上平臺,通過線上發布活動、展示志愿風采,發布服務清單,使群眾能夠就近就便參與活動。
紅安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總工會主席熊孟元說,文明實踐陣地不僅要建好,更要管好用好。資源整合不是也不能簡單疊加,我們將著眼各類資源之間內在有機聯系,構建與文明實踐主題的互動關系,通過“激活、整合、下沉、共享”,使現有各級各類資源持續煥發新活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