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區改造。通訊員 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周乾 呂雷 陳鈺)“拆了好!道路變寬了,環境變美了,晾曬衣服活動咵天也方便了很多!”10月31日,家住蘄春縣赤東鎮馬鋪村民眾家園小區的張阿姨喜上眉梢。
民眾家園小區始建于2013年,兩期規劃總占地180畝,目前住戶500戶,常住人口近2000人。近期,村“兩委”遵循共同締造的理念,將小區改造的主動權交給居民,引導村民自發參與推動小區改造工程,“改什么、怎么改、改多少”都由村民說了算。
難題,來自身邊
民眾花園小區是蘄春城南新城拆遷還建小區,住戶大多由馬鋪、鄧信、伊漕等周邊行政村拆遷群眾組成,一度由于缺乏穩定物業管理,存在公共設施缺乏、停車秩序混亂、缺乏快遞收取點等一系列問題,小區村民頗為苦惱。
“有小車的住戶一進來,會車都困難,時常被堵得水泄不通。”村民王國祥介紹,小區內道路兩旁之前是荒地,勤勞慣了的村民們就近各自開墾,將空地圈起來種蔬菜,不僅雜亂無序還存在著安全隱患。
彌合矛盾,找準突破口。小區道路狹窄問題關乎民生民盼,也是普惠性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該村積極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組織小區38名黨員逐戶上門與村民溝通,從環境如何治、設施如何建、村居如何管等方面入手,全面征求群眾意見,系統謀劃村容村貌整治、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房前屋后綠化等議題。
民情民意摸清楚了,該村積極發動村民參與小區改造,鼓勵村民以出資出力、投工投勞等方式,參與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項目建設。
轉變,來自眼前的點滴變化。李先銀、曹桂華等20余名村民看到村里動真格,主動無償讓出菜地,將道路兩旁的菜園讓出,用以擴寬道路和小區修建廣場。
以改善小區人居環境為重點,該村引進黃石市城市規劃設計團隊對小區進行規劃設計,對照群眾反映強烈的道路沿線邊溝修繕、增設綠化帶、太陽能路燈、小區晾曬場、停車以及文體活動場地等問題,標定點位,全盤謀劃,系統破解。
目前,馬鋪村進行實地勘察30余次,一對一入戶訪談120余次,座談交流24場次,收集有效調研問卷300余份。
從“臺下看戲”到“臺上唱戲”
“小區老年人居多,我提議樓道里要安裝座椅,小區內最好還能有健身器材。”
“白天上班不在家,快遞收取不方便,建議設置幾個快遞收取點,方便白天外出務工的村民。”
10月26日,一場主題明確的民眾家園小區共同締造項目規劃評審會在赤東鎮會議室舉行,村民代表、黨員代表、縣交通局、規劃局等部門等30余人參加,大家找痛點、提思路、補短板,面對面交流分外熱鬧。
小區改造怎么推進,不是個別人說了算,要由小區全體居民一起商討。該村“兩委”發動村民共謀共建,通過多次召開樓棟居民板凳會、居民庭院商討會,先選出各個樓棟居民代表,讓代表集中統一村民的零散意見,反饋給設計團隊,再根據村民意見逐步完善小區改造設計方案。能改的按照居民的意愿改造,不能改的向居民耐心解釋,群眾熱情一點點被激發出來。
“施工我們不專業的,但怎么住才舒服,村民最有發言權。”赤東鎮黨委書記朱文剛說,積極動員村民志愿者參與家園改造,并根據具體改造內容,讓村民參與小區改造設計方案。在這種良性互動中,人人都是小區微改造最好的“設計師”。
村民王長美帶領8位村民免費出工出力參與小區建設。小區綠化不足,他們就在門前花架種上一盆盆綠植;小區村民蔡文勝等8戶業主,每戶出資6000元,籌集到4.8萬,全力支持小區道路進行硬化。
此前小區一樓架空層大多處于閑置狀態,修繕后,成為老人、小孩日常休息活動的絕佳場地。退休黨員張仲春主動擔任起管理責任,定期為村里兒童開展書法教學。
由“臺下看戲”的旁觀者,到“臺上唱戲”的主人翁。在村“兩委”的組織下,村民變身志愿者,共同參與小區的環境衛生治理。“自己住的地方搞干凈,整個小區就干凈了。”村民袁開勇邊鋤草邊說。
該村建成了集支部活動、五老調解、業主議事、農家書屋、物業辦公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公共服務陣地,融合黨員、社工志愿者、五老人員、物業等多方力量,專班專人力量投入,重點推進“四清四化”,即清垃圾、清雜物、清斷垣殘壁、清庭院,綠化、美化、亮化、凈化,贏得小區老少一致點贊。
出面子有里子
小區改造,“改”出面子,“管”出里子。
每到傍晚,小區里的廣場舞隊、健身操隊、籃球隊員們不約而同地開展起娛樂健身活動。跟過去不一樣的是,他們自覺遵守文明公約,晚上8點剛過,就會及時收場離開,堅持做到文明健身不擾民。
如何實現“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保障小區后續的健康管理,拓寬小區服務共管規范長效新路徑,這是一項事關長遠的議題。該村組織村民會議,及時修訂村民公約、環境衛生管理公約、小區安全公約等,養成了良好的公序良俗。
因勢而動,順勢而為。該村發動居民參與“五會五隊”(村民議事會、監督委員會、道德評議會、矛盾糾紛調解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文體活動隊、法律援助隊、醫療服務隊、環衛維護隊、安全巡邏隊)等多項村民自治管理組織。
“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每位村民在集體中都有‘一席之地’!”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何朝陽在該村調研時說,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實現了小區治理與社會發展的雙提升,攜手共同締造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
“小區事務大家談,小區建設大家管,小區服務大家做”。目前,該村建立起“1+3+N+T”機制,打造了“民眾家園”黨建品牌,按照“馬上議,馬上辦、馬上到”工作原則,聯合多方力量構建起黨建聯盟。
今年以來,先后組織了廣場舞比賽、觀影和義診等活動;邀請小區婦女組建成多支舞蹈隊,每天開展廣場舞教學活動;聯合多方力量舉行“盛夏笑顏、滿滿是您”關愛老人服務暨馬鋪村老年大學教學點,開展書法、舞蹈、樂器等教學活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