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胡劍芳 李婷婷 高雪梅) 平整成行的農田,錯落有致的老屋,平坦干凈的道路,拆破見新的村灣……10月31日,咸寧高橋鎮白水村二組黃安吉灣,一幅如火如荼的建設場景撲面而來。
白水村黃安吉,有八門六姓。戶籍人口64戶224人,常住人口23戶58人,其中黨員5人,退役軍人4人。該灣是清朝三代武顯將軍府所在地。西臨白水畈蘿卜公社景區,北臨白水畈村灣,高橋河從村灣東側流過,形成水繞山環,環境優美,交通便捷適宜休閑體驗的旅游打卡點。
黃安吉灣展開 共同締造新畫卷。 通訊員 供圖
今年8月以來,共同締造號角吹進村灣,這個有著幾百年文明的老村灣,幾十戶村民一經發動,團結如一家,出謀劃策的,投工投勞的,騰地移樹的,因地制宜整塘清溝修路,建公廁做禾場,做規劃建景點,讓村灣更美更靚更宜居。
為建好村灣,共同謀劃是關鍵。如何集思廣益?一個又一個屋場會,村灣夜話拉開了序幕,如何打造村灣的思路在不斷修改中逐漸明晰起來。
“排水溝又寬又深,建議改成暗溝,不僅消除安全隱患還能拓寬道路。”“村灣的福神廟離路太近,不雅觀又給行車造成不便,建議拆除。”“按做蘿卜公社互補的體驗景點,考慮要新建一個公廁。”“村民無文化活動場所,建議新建一個村灣休閑廣場……”在白水村黃安吉共同締造屋場會上,村民紛紛提建議,合理的建議統統被采納,讓村民特有成就感。
“路修平好走,房搞好好住,衛生搞干凈人長壽,這好事必須支持村。"78歲陳順枝老人笑言,建議雞鴨等家禽要圈養,確保無雞鴨亂飛亂拉,自己也義務掃好房前屋后,確保天天整潔干凈。
78歲老人黃廷珍,積極維護村灣環境衛生,并把自家房邊9分地騰出來做公共綠地和景觀墻,主動扯掉絲瓜藤,除掉雜草和不成型的樹;村民陳世龍義務參與修下水修溝渠,笑言自己參與村灣改造和勞動,很有價值、成就感。
64歲的老組長陳緒清,主動騰出房前屋后閑置地,做親水平臺景觀;主動清理自家種的碗口粗的野桑椹,苦蓮子等雜樹近40棵,留下或按要求移開樟樹,桂花樹,楊樹,果樹貢獻給組里成為改造規劃里的景觀樹。
問起為什么要支持村灣建設?“環境好了,眼睛也睜得開些,對兒孫也有好處,還可吸引游客來玩,讓人很有面子。”陳緒清自豪地說。
“基開白水村莊,桂下修文偃武,共慶科第蟬聯,隱于植桂山房……”在黃安吉村灣規劃圖上,村民都找得到自家位置,看得到改造前后變化,打心眼里是服氣的,高興的和支持的,還成功吸引部分年輕人開始回鄉開農宿,做電商,搞文創,賣農特產品。
“帶動村民出工出力,共同參與,拓寬路,建美村,把清朝三代武顯文化故事講好,把望歸亭,花園塘,黃萬佑古民居修好,喚醒鄉愁鄉音鄉情,讓白水鄉村成為城市人向往的奢侈品。”白水村黨總支部書記黃彪彪介紹。
在黃安吉,每個村民都是奉行“我參與,我貢獻,我快樂”的宗旨參與鄉村振興共同締造中,依托鄂旅投蘿卜公社的旅游人氣,結合白水畈這張名片,大力發展民宿,蔬菜種植和水果采摘,爭取用最少的錢,把鄉村歷史文化和生態體驗游做好做實,讓村民一起共享改造成果,共奔幸福生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