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約荊楚,遇見美好”7月8日-9日,第三屆荊楚鄉村文化旅游節在湖北仙桃舉行,仙山、秀水、汽車城等十堰文旅資源集體亮相,吸睛無數;活動期間,我市多地榮獲國家和省級文旅榮譽稱號,碩果累累。
■文、圖/記者 韓玉硯
集體亮相 “十堰元素”受追捧
7月8日,第三屆荊楚鄉村文化旅游節將在湖北仙桃拉開序幕,十堰旅游線路、特色產品等文旅資源集體亮相本次活動。
“十堰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生命不斷線、文化不斷層、歷史不斷代,武當文化、漢水文化、汽車文化在這里交相輝映。”主題推介會上,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惠明充滿深情的邀約響徹現場,也讓現場嘉賓游客對十堰享譽世界的三張靚麗名片有了新的認識。
在特色文化節目表演環節,由武當功夫團帶來的精彩武術表演,將活動氣氛推向高潮,讓與會代表和嘉賓深刻地感受到“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的魅力。市藝術劇院帶來傳統歌舞表演《花枝俏》,集視覺、聽覺享受于一體,深受現場觀眾喜愛和贊賞。
活動期間,我市在現場設置十堰文旅展位、十堰特色非遺展位、旅游名鎮上津古鎮展位等,展示了我市文旅資源及文創、農特產品,綠松石、東風猛士汽車模型、廬陵王黃酒、香菇、黑木耳、“福壽康寧”糕點、“武當禮遇”系列快銷品、“鄖西做東”系列快銷品、“師傅的山”民宿宣傳冊……讓現場嘉賓近距離感受十堰山水人文的無限魅力。
據悉,本屆鄉村文化旅游節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仙桃市人民政府主辦,以“文旅賦能,推進鄉村振興”為主題,突出主題游、體驗游多種業態,突出對口支援、區域聯動交流。
引人注目 鄉村文旅路線惹人眼
青山有色花含笑,綠水無聲鳥作歌。如今的十堰,青山疊翠、江河瀲滟、綠水奔流,擁有4個國家級和8個省級自然保護區、6個國家濕地公園、7個國家森林公園和7個省級森林公園。60個村進入國家森林鄉村行列,11個鄉鎮、292個村分別獲得省級森林城鎮和綠色示范鄉村稱號。
“在十堰,‘遠古文化尋根’之旅,可以探尋恐龍的故鄉、古人類的發祥地、漢文化的搖籃、楚文化的源頭;‘問道武當康養’之旅,可以了解武當武術、建筑、養生的博大精深;‘南水北調生態’之旅,可以看到碧波萬里的丹江口水庫,在最美山水公路上騎行,感受庫區人民的擔當與奉獻……”陳惠明向社會各界發出邀請,熱忱歡迎各界朋友來十堰旅游觀光、訪美麗鄉村,共同促進區域文旅產業的大聯合、大發展。
春天,到櫻桃溝村賞櫻花、吃櫻桃;夏天,到龍王埡品茶、避暑;金秋,在丹江口環庫路騎行;冬天,我們到坎子山游石林,吃清真八大碗。“一年四季,在十堰,我們都等著你。十堰,一個人人稱道的地方!”在十堰文旅形象推介人劉銘的描述中,十堰一年四季的如詩畫卷徐徐展開,現場嘉賓對十堰鄉村旅游的發展贊嘆不已。
碩果累累 我市多地獲嘉獎
7月8日晚,第三屆荊楚鄉村文化旅游節開幕式上,舉行了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鄉)、村,湖北旅游名鎮,湖北旅游名村,湖北旅游名街,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等授牌儀式。十堰多地榮獲相關榮譽稱號,碩果累累。
竹山縣文化館榮獲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稱號,鄖西縣上津鎮榮獲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鄉)、湖北旅游名鎮榮譽稱號,丹江口市駱馬溝村榮獲湖北旅游名村稱號,房縣西關印象榮獲湖北旅游名街稱號。
其中,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鄉)和第三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由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確定。鄖西縣上津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素有“天子渡口·古塞上津”之美譽。近年來,該鎮通過保護性修復,依照古法、古工藝還原成明清時的風貌,吸引了大量游客,為講好荊楚鄉村故事、助力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近年來,竹山縣文化館不斷創新群眾文化活動方式,全力打造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先后輔導創作的廣場舞《竹山竹韻》《十星歌舞》連續兩年代表十堰市參加湖北省廣場舞大賽,分別獲一、二等獎,“十星歌舞”應邀參加韓國廣場舞交流榮獲一等獎;官渡民歌、上庸滾龍登上央視鄉村大舞臺,堵河剪紙亮相武漢世界軍人運動會。
活動現場,武當武術表演引得現場觀眾連連喝彩叫好。
十堰展位特色產品吸引不少游客前來圍觀。
第三屆荊楚鄉村文化旅游節開幕式現場文藝表演。
十堰文創商品、旅游商品琳瑯滿目。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