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崇陽縣圍繞“審批速度最快、審批流程最優、共享材料最簡、群眾滿意度最高”目標,深入開展政務服務減時限、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次數“四減”行動,通過對辦事要素做“減法”,對服務質效做“加法”,大力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著力優化提升縣域營商環境。
推行“容缺受理承諾制”,讓企業群眾少跑腿
“證拿到了,項目終于可以開工了,多虧了工作人員耐心細致的指導。”近日,崇陽縣第二人民醫院項目委托業務辦理人員陳先生拿到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欣喜不已。
據了解,崇陽縣第二人民醫院項目開工在即,但項目的施工圖審因第三方遲遲未出審查結果,導致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的材料不全,無法按正常流程辦理該許可證。百感交集的陳先生來到縣政務服務大廳住建局窗口向工作人員求助。
“根據規定,對具備基本條件、主要申報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條件,但次要條件或手續有欠缺且不影響審查的行政審批事項,可推行容缺受理機制。”縣住建局行政審批股負責人說。
最終,通過“容缺受理承諾制”辦理模式,該項目的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順利辦理下來,項目也得以按時開工。
今年,崇陽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結合企業群眾實際推行“容缺受理承諾制”辦理模式,讓企業群眾少跑腿。在業務辦理時,申請人除提交必審材料外,可以通過書面形式承諾能夠在規定時限內補齊符合標準的容缺材料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和后果,審批部門按照規定工作日作出審批決定。將原先“材料不齊不能辦”變為“邊補正材料、邊受理審核”,進一步優化業務流程,提高審批效率。
業務“零見面、一網辦”,最快半小時開公司
日前,崇陽縣政務服務大廳市場監督管理局窗口,前來辦理業務的人并不多,一位市民正在柜臺電腦上自主操作辦理業務,對面工作人員提供指導和咨詢服務。
據了解,這位市民正在辦理內資公司設立登記,也就是“開公司”。
“這種業務可以在湖北省政務服務網自主辦理,所以到窗口辦理的人并不多。申請人在網上提交申請后我們再進行審批,即收即審,營業執照當下就能印制出來,通過郵寄或自取,辦理人員最快半個小時能夠開一家公司,基本實現業務‘零見面、一網辦’。”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員胡甜介紹。
據悉,崇陽縣在湖北省政務服務網上線“我要開飯店”“我要開物流公司(貨運)”“辦理新購商品房不動產證”“開辦非學歷文化教育培訓機構”“我要開勞務派遣公司”“我要辦一級以下醫療機構”“我要開藥店”“我要開網吧”“新生兒落戶”等9個主題事項。其中,“我要開飯店”“我要開物流公司(貨運)”2個主題事項實現線上全流程辦理,其余7項進行線上線下二次流轉辦理。
截至目前,共發布依申請和公共服務事項1595項,可網辦事項1590,占比99.7%,“零跑腿”事項954,占比59.81%,“跑一次”事項641,占比40.19%,基本實現依申請和公共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
同時,崇陽縣持續推進“跨省辦”。與湖南省臨湘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謀劃政務服務合作,逐步推進公安、醫療、社保、民政等20多項辦事頻率高、需求量較大、群眾獲得感強的事項實行“跨省通辦、一次辦成”,減少企業群眾“多地跑”“折返跑”等現象。
“一事聯辦”提速審批,“硬減”比率高于全省
近日,在崇陽縣政務服務大廳不動產登記中心窗口,一對夫妻半小時左右就辦好了不動產權證。
“以前要提供10項材料,跑房管、稅務、住建、測繪院4個部門,辦一個房產證要15天;現在只需要到一個窗口,提供1項材料,當天就能辦結。”縣不動產登記中心登記股股長陳復兵說。
自“清、減、降”活動啟動以來,各部門全面梳理辦事指南申請材料,對非必要、不科學、不實際的材料,直接通過事項管理系統減掉或標注為“免提交”,“免提交”電子證照證明材料達2137份,“硬減”材料達465個,“硬減”比率達7.17%,高于省5%目標要求2.17個百分點。
同時,縣政務服務大廳整合市場監管、公安、稅務、銀行、人社、財政、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等七部門業務流程,對辦理營業執照、申領發票、社保登記、刻制公章、銀行開戶5個環節,實行“一窗受理并行辦理”,當場辦結;對政務服務大廳按照業務性質“同類項”整合窗口,推行“集中辦理,一條龍服務”,將國土局不動產登記窗口與住建局房地產管理窗口、稅務局的辦稅窗口集中并聯設置,只需“到一個窗口、坐一把椅子”,從原來20個工作日壓縮到3個工作日,最快只需1個工作日就可以發證。
此外,縣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對標先進地區,進一步校核各事項法定辦理時限,最大程度壓減承諾辦理時限,將更多承諾事項調整為即辦事項,63%以上事項做到即來即辦,時限壓減率提升4.14個百分點。
截至目前,縣級政務服務事項1595項,法定時限為34179天,承諾時限4981天,比法定時限壓縮了85.4%。(丁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