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青創貸’這場及時雨,救了我一筆大訂單。"12月9日,通城一家電力設備制造企業負責人何忠亮對通城人民銀行和農商行的幫助連連稱謝。
據介紹,該廠今年7月份正式投產,投產后不久,卻因為流動資金不足而使企業差點錯失了一個50萬的"大單"。
正在為資金犯愁的何忠亮看到了微信公眾號上宣傳"青創貸"的相關信息,抱著試一試的心理,他聯系上了通城農商行。
該行了解情況后,主動上門服務,在共青團通城縣委的及時配合下,何忠亮順利提交了相關的資料,很快發放了貸款。
"手續簡單,還有專人跟著一起辦,我們只需要付2點多的利息,從申請到20萬元貸款到賬,只用了不到一周時間。"何忠亮表示,這筆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公司的發展勁頭更足了。
近年來,通城縣深耕"回歸工程",壯大回歸經濟,返鄉創業勢頭強勁。為鼓勵和支持更多青年返鄉創業,團縣委聯合縣財政局、縣人社局、縣人行、縣農商行等部門機構,開展湖北"青創貸"扶持項目,貼息貸款支持個人和小微企業,解決青年在自主創業過程中的流動資金不足問題。
團縣委依托線上"青春通城"公眾號,廣泛宣傳"青創貸"的貸款要求和申請流程等關鍵信息,提升"青創貸"知曉率,提高創業青年申請積極性;引導創業青年提升自身信用意識、法律意識,提升自身競爭力,提高發放貸款的安全性、有效性。
建立"青創貸接待室",指派專人負責初審工作,嚴格審核標準,備齊紙質貸款申請資料,為創業青年提供創業咨詢服務,及時為有實際需求且符合貸款要求的創業青年辦理審批工作,力爭讓創業青年少跑一次,提升青年滿意度。
團縣委積極溝通和協調,與各部門流轉,及時掌握縣農商行貸款發放信息,主動與相關部門對接,共享青創貸工作進展情況,協商解決貸款發放緩慢的問題,推進青創貸有序發放,切實解決青年創業者流動資金不足等難題,為全縣小微企業經濟發展注入活力,不斷激發通城縣青年"創業熱潮"。截至目前,通城縣有195位青年創業者,已獲得當地投放的"青創貸"195筆3846萬元,在我市率先超額完成貸款投放任務。
"我們將持續跟蹤服務貸款青年,發揚‘店小二’精神,跟進了解青年創業企業和小微企業發展狀況,將‘青創貸’項目打造成共青團聯系服務創業青年的重要平臺。"團縣委負責人陶岳鋒說。(劉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