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寧日報訊 通訊員關超杰、劉智利報道:獼猴桃林豐收景,稅惠助農正當時。今年以來,崇陽縣立足優越的地理環境和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獼猴桃產業,通過人工種植和野生改造相結合的方式,培育優質獼猴桃品種,帶領老百姓走出一條致富新路子。
因地制宜創產業,獼猴桃變身“扶貧果”。在白霓鎮洪泉村的種植基地里,一個個橢圓形的獼猴桃掛滿枝頭,基地負責人堯克儉和愛人正在忙碌地采摘裝箱,運往外地銷售,喜悅的心情如大山里的天氣,艷陽高照。
“這么多惠農稅收優惠,崇陽縣稅務局都給我們梳理得明明白白,一看就懂,我們這些果農再也不怕享受不到國家好政策了。”該合作社負責人堯克儉看著稅收政策指引高興地說道。
為了助力合作社發展壯大,崇陽縣稅務局主動作為,精準發力,按時足額發放稅費優惠“紅包”,量身配置個性化服務“套餐”,從稅收層面為獼猴桃產業“保駕護航”。與此同時,安排稅務干部開展常態化“問需求、優服務、促發展”活動,輔導財務人員正確填寫納稅申報表,規范核算財務收支,防控涉稅風險。
“產業扶貧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針對性強,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接下來,我們打算對接電商平臺,通過直播帶貨方式拓寬銷路,更好地實現產銷對接。”堯克儉對基地發展前景充滿了信心與干勁。
量體裁衣促就業,好政策暖到“心窩子”。“幾年前我們這個村還屬于經濟薄弱村,每年的經濟收入還不足5000元,在湖北省演藝集團駐村工作隊以及稅務局工作人員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通過鄉村旅游收入和產業基地建設,到去年年底我們村的集體經濟收入達13.8萬元,村民日子是越過越紅火……”洪泉村黨支部書記孫愁說。
“以前工作不好找,家里經濟壓力大。現在每個月都有穩定的工資收入,我覺得很踏實很幸福,日子也有了盼頭。”短短幾句話道出了龐加良的心聲。龐加良是獼猴桃基地招收的職工,像他這樣的職工,基地還有3名。“目前這個基地建設規模是88畝,我想通過以點帶面把它擴大,在未來兩三年擴大到400畝。堯克儉介紹說,一方面要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號召,讓當地群眾通過勞動增收致富;另一方面將為村民提供苗木和技術支持,帶動更多的農戶參與到獼猴桃產業發展中來。”
“現在正是獼猴桃采摘、銷售的關鍵時期,事關農戶根本利益,我們將采取‘延時服務、預約服務、上門服務’等便民利企措施,確保農戶隨時能代開發票、企業用票需求及時滿足、產品外銷遇到的問題第一時間解決,為獼猴桃產業發展保駕護航。”崇陽縣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