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體記者?李嘉
掌上咸寧報道
上半年,我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8.6%,排名全省第7;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23.7%,排名全省第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26.1%,排名全省第3。
1—8月,我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6%,排名全省第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6.9%,排名全省第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2%,排名全省第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2.2%,排名全省第14;稅收占比77%。
這些經濟發展成效,與高質量的營商環境密不可分。營商環境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事關城市競爭力。區域經濟發展的激烈競爭,越來越多地體現在營商環境的競爭上。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加強市營商辦的工作力量,市營商辦組建工作專班,建立專班運轉機制,嚴格落實“六個一”工作要求,先后研究出臺了相關工作實施方案和措施,明確任務分工,釋放政策利好,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助推重點工作任務落實見效。
我市成功爭取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先行區創建試點10個,確定市級先行區創建試點24個。在全省首創開展“一把手走流程”工作,推動政務服務流程再造和服務質效提升,補齊短板弱項。
扎實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目前,咸寧已實現湖北省政務服務網及電子政務外網四級覆蓋。其中,鄉村政務服務事項和網辦開通率均達到95%以上。實現市級自建系統與全省統一受理平臺打通率100%。
大力推進“四減”工作。“減時限”實現市縣兩級政務服務事項承諾時限比法定時限壓縮85.6%,進入全省第一方陣;“減流程”通過已上線的“一事聯辦”13個事項主題實現全程優化;“減材料”實現了560個事項從電子證照庫直接進行材料獲取,硬減材料比例為5.3%,超省定5%目標;“減跑動”全市打造“24小時不打烊”政務自助服務體系,首批政務服務自助一體機落戶到鎮、村、社區,就近服務辦事群眾。
我市在全省率先實現“跨省通辦”,與湖南岳陽實現39項高頻事項通辦,19項民生類高頻事項通過專窗幫辦代辦。
與武漢等8地簽署“1+8”城市圈跨市通辦合作協議,公布了第一批106項跨市通辦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和44項跨市自助辦理事項清單,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主動、精準、便捷的服務。
雖然我市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與全省先進市州相比,與全國一流城市相比,與企業期盼相比,我們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市將扎實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和“一網通辦”改革,切實抓好營商環境評價指標對標提升,確保10個省級先行先試試點創建形成“咸寧經驗”、“咸寧標準”,到點驗收。持續推進“清減降”和“降成本”兩項重點任務,讓市場主體真切感受到制度紅利,確保全面完成2021年營商環境重點任務。
同時,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各地各部門堅持“一把手”負責制,主要領導親自安排、親自協調、親自落實,層層傳導壓力,層層壓實責任。定期召開分析調度會,互通信息、溝通協調、加強研判、發現問題、研究對策、合力推進,為早日建成“自然生態公園城市”提供一流的營商環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