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上嘉魚報道(記者皮道琦)9月30日,在武漢洛福特動力技術有限公司,門前一臺臺尿素噴射裝置正在打包裝車,即將發往廈門、鄭州和襄陽。武漢洛福特位于嘉魚縣人民政府與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建設和運營的嘉魚產業新城。
走進車間,一條裝備20臺設備的半自動化的尿素噴射泵生產線一字排開,每臺設備都是一道工序。“一套裝置生產出來,需要20道工序,涉及涉及化學、流體力學、機械等多個學科。”公司生產部經理沈志華介紹。
據悉,武漢洛福特動力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專業從事柴油機尾氣凈化后處理系統研發、生產、銷售及售后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從2007年開始先后與主機廠配套了國四、國五及國六后處理系統并批量存貨。2013年率先采用國六技術路線,成功將顆粒物(PM)+氮氧化物(NOx)雙降系統以及車載在線監控系統投入商業使用。
“我們的產品最大好處就是實現實時在線跟蹤測量我們所有車輛的排放狀態,并實現顆粒物和氮氧化物的雙降。”沈志華介紹,目前公司設計研發的柴油機尾氣凈化系統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產品適用于在用車、新車、船舶、發電機組及工程機械等的排放治理和配套協作。
在沈志華看來,過去大部分企業都對進口品牌比較信賴。隨著企業在國內率先配套國六后處理系統后,公司在客戶心中的地位也發生了變化。
沈志華盤點了一組數據:“2019年,公司的國六后處理系統訂單在5千套左右,2020年增加到3萬套,今年突飛猛進達到了20萬套。”
沈志華透露,企業現在的行業競爭對手主要來自跨國公司。“雖然是國產系統,但質量可靠,而且成本相比進口要低,這使得很多客戶傾向于我們產品。”
盡管如此,企業在自主研發的基礎上,依舊在不斷創新。公司在武漢擁有5000平米的研發中心。其中研發人員120多人,博士5名,碩士15名。
“我們一定能秉承超越匠心,讓科技回歸自然的理念,為國家的碧水藍天做出更大貢獻。”沈志華自信滿滿。
當前,嘉魚正處于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期、關鍵期,武嘉同城也迎來了新一輪的“蜜月期”。全縣上下主動強化與武漢交流互動和項目對接,資本踏浪而來,大項目、好項目不斷涌現。
5年來,順樂鋼鐵、金色年華、武昌首義學院嘉魚校區、武漢東湖學院嘉魚校區、華夏幸福嘉魚產業新城、山湖溫泉戀江湖……一批武漢產業外溢省、市重點項目,相繼落戶嘉魚。
今年以來,嘉魚樹牢“九城是一城”理念,把握“自轉”與“公轉”關系,甘當配角、做好配套,積極對接武漢發展規劃,統籌謀劃了33個重點項目、12個重點事項。破除“等靠要”思想,充分利用資源要素上的錯位,打造鋼鐵冶金、蔬菜水產、港口水運、大學經濟“四大品牌”,加快推進武漢南大學城、武漢南農產品物流中心、武漢南冶金建材基地、咸寧門戶港等項目建設,努力實現借力發展、錯位發展。
一項項簽約落筆、一次次激情握手,蘊含著一個個發展機遇。好項目為何頻頻落戶嘉魚?
“嘉魚區位優勢得天獨厚,良好的營商環境,讓我們投資興業有了保障……”武漢海德派克密封件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濤道出了企業家對嘉魚投資環境和發展前景的信心。
朱濤介紹,該公司總部和研發中心都在武漢,是一家以O型圈、油封、平墊圈、橡膠訂制件為主的專業密封件生產廠家,2018年簽約落戶嘉魚產業新城,2021年3月正式投產。
“希望借助嘉魚縣良好的營商環境,將企業不斷做大做強。”朱濤說。
對表武漢營商環境標準,嘉魚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加快流程再造、平臺再造、系統再造,開展“一把手走流程”,優化不動產登記“321”模式,全面推行水電氣接入外線工程并聯審批,所有審批服務事項辦理時限再壓縮20%,開通武漢“1+8”城市圈“跨市通辦”窗口,讓老百姓在家辦好“武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