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信息產業是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及信息化建設的技術支撐與物質基礎。咸寧市將電子信息產業作為“加快建設全省轉型發展示范區、特色產業增長極、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重要抓手,列入重點推進的五大千億產業之一。
——規模“從小到大”。
光電玻璃生產車間、無塵車間、電池組裝車間、模組組裝車間……日前,走進通山縣科奧產業園咸寧臥飛電子有限公司,現代化的標準廠房映入眼簾。
臥飛電子成立于2018年,當時是一家僅能組裝手機配件的小微企業,3年間不斷開發新產品、創建自有品牌,今年來產值已突破2000萬元,成功邁進我市“規模以上企業”的列表。
今年來,咸寧市36個行業新增規模以上企業78家。其中,包括臥飛電子共有10家屬于電子信息企業,占比12.8%,可實現年新增產值5億元以上。
咸寧市經信局統計數據顯示,咸寧市電子信息產業規模呈現壯大發展之勢:2017年,咸寧市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剛過百億元。2020年,咸寧市規模以上電子信息企業完成產值130億元,占咸寧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6.5%;利潤總額10億元,占咸寧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的8.4%。
——龍頭“從弱到強”。
“我們原來的主導產品是手機精密攝像模組,現在主攻指紋識別、智慧醫療、智能汽車、5G人工智能等領域。”三贏興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已被工信部確定為國家“綠色制造”名單,成長為湖北省智能制造示范單位。
近三年來,三贏興科技在產品銷量上一直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長,產品銷量在全國專注生產影像模組行業排名第一,各項主要指標增長水平實現了健康和快速發展,創下了被稱為行業奇跡的“三贏興速度”。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咸寧市已有一批像三嬴興這樣體量大、具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成為咸寧市電子信息產業快速發展的關鍵推動力量。
落戶在咸寧高新區的南玻光電,屬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和專業的研發團隊,現擁有26項技術專利和多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及核心技術的產品。
目前,南玻光電已成功研發出高鋁光電玻璃升級產品,將打破我國高端光電玻璃依靠進口的歷史。該公司的產品銷量已達到行業第一及國內市場出貨量第一,穩居國內電子玻璃行業龍頭地位。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咸寧市電子信息產業基本形成“一極兩翼多點”的空間布局。“一極”即咸寧高新區核心區,“兩翼”即通城、赤壁支撐區,“多點”即咸安、嘉魚、崇陽、通山擴展區。
——鏈條“從少到多”。
今年,咸寧市招商引資的首個“開門紅”項目——深圳智創欣智能終端產業項目就屬于電子信息產業。
該項目除極少數原材料從外部采購,其余全部自主生產、測試、組裝。整個項目從上游供應鏈金融,到中間環節的研發、生產、管理,再到下游擁有成熟的國內外營銷渠道和市場,完整形成高端智能終端產品全產業鏈布局。
咸寧市招商和投資促進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咸寧市已簽約電子信息產業項目39個,協議投資額達116億元,將加快咸寧市電子信息產業延鏈、補鏈、強鏈。
咸寧市電子信息產業已初步形成多條發展鏈條:以維達力、南玻光電、三贏興等企業為龍頭的光電器件、光電芯片、光電顯示產業鏈;以方片互動、必虎網絡、天助網、綠購網等企業為龍頭的物聯網產業鏈;以瀛通、瀛新等企業為龍頭的耳機及線材產業鏈;以平安電工、中天云母等企業為龍頭的云母絕緣材料產業鏈。
目前,咸寧已形成咸寧智能機電產業集群、通城縣電子信息基材產業集群,涵蓋的產品從機械到電子,從信息到能源,涉及研發、制造、銷售等行業,補齊了武漢城市圈智能終端產業鏈鏈環。
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在崗帶班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嚴格執行重大事項和突發事件報告制度。加強預測預警,發布安全生產防范提示信息20余條。
指導開展非煤礦山防突透水、人員密集場所、消防救援等應急演練活動60余場,提升應急處置和減災避災能力。大冶市森林消防中隊和基層防火隊伍加強值班備勤,各景區加大安保力量,做好應急準備,保障節日期間旅游安全。陽新縣15名森林消防專業隊員進駐王英鎮仙島湖景區,協助景區做好森林防滅火、應急救援、交通疏導等工作;15名隊員前往排市鎮靠前駐守,隨時馳援木港、富池、浮屠等地,堅決守好節日期間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