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體記者 朱哲
掌上咸寧報道
赤壁營商環境究竟怎么樣?7月6日,在赤壁市“六個一”機制領導小組辦公室,該市政府辦副主任姚平輝舉出兩個例證。
一個是:今年3月,總投資592億元的華潤·赤壁長江經濟帶鄉村振興示范區項目,從正式簽約到落地建設,只用了41天。
另一個是:今年6月,赤壁高新區在全市頒發了“五證同發”第一證,率先開啟重大產業項目“拿地即開工”。此舉將原來企業來赤投資辦理手續最快需要67個工作日,縮短到10個工作日。
營商環境,是指市場主體在準入、生產經營、退出等過程中涉及的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等有關外部因素和條件的總和。
作為一種重要的軟環境,營商環境的優劣是衡量一座城市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尺。可以說,哪里的營商環境優、投資成本低、服務質量好、辦事效率高,企業就會到哪里發展,資源就會往哪里聚集。
優化營商軟環境,提升發展硬實力。赤壁是怎么做的?
一是以簡化手續為切入點,培育和諧型營商環境。優化聯辦聯審服務,該市兌現企業開辦“210”承諾實現企業開辦2個環節、1天內辦結、零費用。優化網上線上服務,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網入駐企業達1480戶。“抵押快貸”、“云稅貸”、“納稅信用貸”等93個信貸產品均在赤壁市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網安家落戶。優化辦稅繳稅服務,單戶辦稅時長提速至10分鐘左右,企業開辦業務全流程 1個工作日即可辦結。
二是以優化服務為著力點,培育高效型營商環境。通過大力拓展政務服務中心功能,赤壁35家部門1059個事項已進駐市政務服務大廳,網辦率達100%。各鄉鎮設立了便民服務中心,電子政務外網已延伸到村(社區),網辦率達100%。通過認真開展“清、減、降”行動,政務服務事項承諾辦理時限在法定時限基礎上縮減了75.15%,辦件比例達到了39.99%。全面提升項目審批效率,通過靠前服務、上門指導、預審批制等,實行先建后驗,將項目審批整個流程再壓縮13天。
三是以化解難題為突破點,培育發展型營商環境。讓政府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路。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堅持每月深入企業和項目建設一線調研,“一對一”服務解決問題,做到一企一策,一月一評,以誠心換滿意,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上半年,為湖北霍爾科技、凱利隆科技、赤壁南卉服飾等36家企業解決了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優化了金融環境;為涉茶單位化解了專業技術人才引進難問題,優化了人才環境;為漢都精密制造、貝樂樹服飾、金蘭特種、東一服飾解決了生產場地受限以及周邊秩序問題,優化了生產環境;支持神山興龍公司在新加坡如期掛牌上市。
水美則魚肥,土沃則稻香。軟環境就是硬實力。來自山東的恒瑞非織造公司安家于赤壁后,先后引來7家上下游企業;在維達力帶動下,其上下游18家配套企業全部落戶赤壁。三年來,赤壁市平均每年開工建成項目221個,即平均每1.65天建成一個項目;兩年來,赤壁市綜合信用指數躋身全國縣級市前列,居全省首位;去年,赤壁市被評為“全省金融信用縣(市、區)優秀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