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山遍野的向日葵。通訊員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記者田城 通訊員胡劍芳)朵朵葵花向日傾,香風縷縷醉人行。牡丹花開真富貴,雨打荷田萬點金……5月19日,咸寧市咸安區高橋白水畈蘿卜公社,一幅最美鄉村畫卷映入眼簾。
游客用胡蘿卜喂羊駝。通訊員供圖
在萌寵樂園,用胡蘿卜喂羊駝、白兔成為小朋友的最愛;在水上樂園和射箭基地,大人們迫不及待一展身手;在白水畈人家、清凈居等土菜館里,蘿卜絲圓、蘿卜絲肉包、干蘿卜排骨湯格外俏銷,游客一飽口福嘖嘖贊嘆;一個個抖音,一張張圖片、一段段視頻競相在游客朋友圈里登場,刷得流量上漲,人氣颶升。
“住著別具一格的農宿,賞著房前屋后瓜田李下的特色綠植,吃著一口口兒時的味道,讓人身心得以放松?!眮碜晕錆h的張先生感嘆地說,空氣好,田園美,是難得一見的好地方,勾起滿滿的鄉愁和兒時記憶,周末一定帶家人來住一晚。
“有青山綠水,有田園鄉愁,有休閑體驗,從去年開園以來接待十多萬游客?!碧}卜公社銷售副經理丁榮說。
行走在咸安鄉村田野上,鄉愁元素成為鄉村振興的最大特色。農各種傳統文化的建筑、鄉土特產、農耕館等展示,不僅裝扮美化了村莊,還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鄉愁產業”。
在洪口村熊家灣,在保護好古樹群和農耕遺跡的同時,吃鄉土菜、住古民居、摘山野果等一站式“鄉愁體驗”拉開序幕。村民趙小峰返鄉成立合作社,種植100畝優質菊花,吸引游客“采菊東籬下”;劉勝等5人投入900萬元,建設集旅游觀光、水果采摘、休閑垂釣、農家樂等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為游客提供鄉愁體驗好去處。
游客參與拔河活動。通訊員供圖
“我們以修復鄉愁記憶建設熊家灣,保護原汁原味的鄉村傳統風貌,引導村民轉型致富?!蓖°魳蜴傸h委書記雷玲介紹。
為留住鄉村記憶,發展鄉村旅游,該區通過科學的保護和利用,形成農旅、商旅、文旅結合和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鄉村產業發展格局,讓零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活起來,成功打造了馬橋鄉村記憶館、大屋雷農耕文化館,窯嘴漁樂灣等一批帶著濃郁鄉愁文化特色的旅游打卡地。
“鄉村振興要融入地方特色和鄉愁元素,以鄉愁游吸引游客體驗田園生活,以產愁產業激活經濟發展,惠澤一方百姓?!毕贪矃^委書記李文波說。
據悉,今年“五一”假期,全區鄉村游多點開花,亮點紛呈,接待游客18.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879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