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履生抗疫百字部分圖。通訊員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蘇浪瓊 張宇)一字一世界,百字書百態。4月7日,筆者從中共咸寧市委宣傳部獲悉,由中共咸寧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咸安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和旅游局、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協辦,咸寧市美術館、董繼寧美術館承辦的第七屆“山水咸寧”中國畫作品邀請展暨“自省的書寫”——陳履生抗疫百字巡展,將于4月10日在董繼寧美術館開展,展期一個月。
據悉,“自省的書寫”——陳履生抗疫百字巡展是咸寧市首個國家級個人藝術展。該展覽于去年4月8日開展,先后在全國多個城市巡展。咸寧是該巡展的“收官之站”。
此次展覽將展出藝術家陳履生疫情期間在家經過反復思考和研究書寫的100個漢字,意在通過對文字的書寫和解讀,反映出對人生、對當下社會的自省與反思。
早在2013年,陳履生時任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時,在接觸歷史和歷史文物的過程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漢字與傳統文化之間的緊密聯系。漢字意義深邃,影響深遠,有些關系到社會和人類的發展,關系到國家和每一個人的前行,他由此開始醞釀人生百字書寫計劃。
2020年疫情期間,陳履生重新琢磨“百字計劃”并創作完成。他認為“百字計劃”要“以思想的書寫來提升當代書寫的意義,但又能夠表現和中國書法的關聯。”
因此,書寫的每個字都包含了對時代、人生、社會、文化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與解讀,或是體現中國人的核心價值觀,或能代表傳統文化,或是創作者個人情感的表達。
在創作中,陳履生用接近現代繪畫的方式,將字的主體以篆書寫在中心位置,周圍以行書題跋書寫注釋、個人感悟等相關內容,強化對這個字的認識過程,讓人有更深刻的理解。如開篇第二字“義”字的題跋,除了引用古籍中對義字的解讀,還加入了一句“時在國家多事之時,義士善舉皆多”的感悟,與當時“大疫當前有大義”的情境十分貼合。
據悉,參與這次展覽的有中國國家博物館原館長呂章申、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田黎明等嘉賓。巡展中,咸寧市還將舉辦《文化促進鄉村振興與發展》專題講座,以及陳履生專題學術座談會、書畫家筆會等活動。
陳履生書寫抗疫百字。通訊員供圖
人物簡介:
陳履生,1985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獲碩士學位。歷任人民美術出版社古典美術編輯室主任,中國畫研究院研究部主任,中國美術館學術一部主任,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2011-2016)。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七屆、第八屆理事,北京美術家協會第五、第六屆副主席,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第一屆副主席。現任中國漢畫學會會長,西安美術學院新中國美術研究所所長,齊白石藝術國際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等,建有“陳履生美術館”群。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