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鐘鄉清水棉花山“五彩茶園”項目
黃精產業園規劃圖
銅鐘鄉柿子部落
崇陽楚峰木業
佛嶺藍莓基地
坳上村光伏發電基地
丫吉芍藥基地
全媒體記者 陶然 沈二民 通訊員 王胤康
全市“兩會”結束后,銅鐘鄉黨委、政府一班人雷厲風行,緊密結合市縣兩級“兩會”精神,迅速在全鄉上下掀起一股學習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的熱潮。
“市縣‘兩會’的勝利召開,讓我們的發展思路更加明晰,斗志更加昂揚?!便~鐘鄉宋世峰告訴記者。
宋世峰介紹說,今年是‘十四五’開局、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站在新起點,開啟新征程,結合鄉情實際,多方征求意見,銅鐘鄉確立今后五年發展目標為:深入踐行“兩山”理念,以鄉村建設為抓手,做好農旅融合文章,將銅鐘建設成全國三產融合先行鄉、省級全域旅游示范鄉、鄂南森林康養特色鄉。
緊扣這一目標,該鄉確定“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為:實施生態立鄉、產業強鄉、旅游興鄉戰略,打造幕阜山片區明星鄉鎮,為崇陽兩翼驅動戰略注入強大的銅鐘力量。
具體怎么干?宋世峰侃侃而談: 一是擦亮一個城鎮。以新集鎮建設為中心,圍繞“齊規劃、補短板、強功能、重管理”四個方面,開展老舊街區提檔升級,配套完善沿線亮化美化綠化工程,優化集鎮電力、通信、排污系統,對鄉政府至銅鐘坪之間近100畝土地進行集中開發,新建行政服務中心、文體健身中心、新農村建設示范區,將集鎮面積擴大一倍。
二是叫響兩個品牌。以生態立鄉、產業強鄉、旅游興鄉為指導思想,深挖銅鐘本土自然資源,做細做精特色產業、做活做強生態旅游,叫響“大嶺野櫻”、“銅鐘黃精”兩個品牌。持續完善野櫻天堂小鎮景區內餐飲住宿、休閑娛樂、森林康養等服務性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野櫻花育苗基地、衍生品加工廠,生產出售櫻花果醬、櫻花月餅、櫻花飾品等,打造野櫻文化品牌,全面提升“大嶺野櫻”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知名度。利用銅鐘黃精屬于中醫道地藥材的優勢,縱向擴大黃精育苗、種植、研發、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生產出售黃精茶、黃精膏、黃精酒、黃精油等產品,提升產業附加值,同時結合全域旅游,開發推廣黃精藥膳,擴大黃精內銷需求,打造產業富民新支點。
三是打造三條走廊。結合“天城一刻鐘經濟圈”地域優勢與鄉情實際,打造三條走廊,走出銅鐘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旖萃ǖ澜洕呃龋杭涌鞂︺~天快捷通道沿線工業園的優化升級步伐,引進農產品加工、冷鏈物流等企業,推動全鄉“茶、果、藥”三大支柱產業形成產業鏈循環,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含新量、含綠量、含金量。生態旅游走廊:以佛嶺、大嶺、坳上三村為中心節點,打造一批特色民宿、綠色餐飲、森林康養中心、生態研學基地、網紅景點,推出一條集“研學實踐、休閑度假、健康養生”于一體的精品旅游線路,逐步推動實現“增景色、增人氣、增收入”的生態旅游產業發展新格局。農耕體驗走廊:沿新修白霓、銅鐘至青山生態旅游公路,布局特色農業產業基地,走農旅融合發展道路,打造特色經濟走廊;聚焦棉花山現代農業產業園、柿子部落等項目,借助互聯網平臺,植入田園觀光、科普教育、務農體驗等不同主題元素,大力發展水果采摘、茶藝體驗和特色農產品銷售,推動農文旅產業融合,加快形成“以農促旅、以旅強農、優勢互補”的發展新格局。
四是做強四大產業。以“規劃引領、創新驅動、綠色發展、開放融合”的發展理念,著力打造“生態旅游、森林康養、特色農業、農產品加工”四大產業,做實產業興旺文章,加快鄉村振興步伐。生態旅游:以龍泉山、丫髻山、銅鐘山等地自然資源為依托,圍繞綠色生態主題,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核心景區,帶動旅游產業全面開花,擦亮銅鐘旅游名片,爭創省級全域旅游示范鄉。森林康養:以古市片區優質森林資源為依托,引進現代化康養機構,建設森林康養中心,促進健康服務與養老、旅游等產業融合,打造鄂南森林康養特色鄉。特色農業:擴大“竹、茶、果、藥”種植面積,引進現代化、機械化種養技術,打造成規模、高產量、高效益的特色農業基地。農產品加工:圍繞中藥材、茶葉、蔬果等農產品,引進龍頭企業,布局“清潔化、綠色化”的加工園區,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
銅鐘鄉“十四五”期間億元項目規劃情況
規劃億元以上重點項目18個,總投資53.3億元,其中2021年建設項目8個
銅鐘新集鎮提檔升級項目
投資5億元,按鄂南民居風格實施立面改造15000平方米,建設文化廣場5000平方米、公共停車場2個、規劃停車位300個,提檔升級循環公路25公里,建設民俗陳列館、土特產商業街、民俗參與性活動區,改造排水設施、污水處理設施,優化電力、電信線路,實施管網入地工程,完成相關亮化綠化配套設施建設,打造銅鐘鄉鄂南風情古鎮。
龍泉山國際旅游度假區
投資10億元,建設被動式木屋酒店3000平方米,竹藝展示廳2000平方米,民宿式酒店2000平方米,生態觀光農業100畝,山麓酒店3000平方米,景區循環游步道20公里,星空露營基地1個,康養山莊5000平方米,建設古棧道、亭臺等景觀設施,打造龍泉山萬畝野櫻花4A級度假景區。
坳上研學基地
投資3億元,建設兒童探秘樂園3000平方米,高端親子樂園1500平方米,農耕文化體驗區10畝,自然館1000平方米,歷史館2000平方米。以“教育”作為旅游發展和文化建設的支點,打造集國學、歷史、農耕、人文于一體的研學基地。
銅鐘鄉森林康養中心
投資3.5億元,新建1座大中型鄉鎮養老中心,建成后主要提供老年人康養、休養、療養等服務,有效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壓力。
銅鐘山丫吉山旅游景區
投資5.2億元,建設玻璃棧道600米、登山步道5千米、索道6千米,開發銅鐘山溶洞,建設飛行體驗區,配套游覽車服務中心1個,打造旅游觀光景區。
崇陽縣柿子部落
投資2億元,建設柿柿如意生態產業園、銅鐘文化區、戶外探秘區和馬尖山高山茶園,打造集農業觀光、生態休閑、文化體驗、養生度假、運動健身等于一體的崇陽縣柿子部落。
中藥材產業示范園建設項目
投資2億元,建設高標準中藥材育苗基地1個25畝,藥材基地10000畝,中藥材加工廠5000平方米,對黃精、白芨、射干等中藥原材料進行深加工,生產中藥飲片,年產中藥材加工產品800噸,打造銅鐘鄉中藥材產業示范園。
棉花山現代農業產業園
投資1.9億元,建設茶園1100畝,雷竹園200畝,水果、藥材園各800畝;茶葉加工廠房2000平方米,購置生產設備10套,建設民宿3000平方米、農家樂2000平方米、茶藝館2000平方米;打造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于一體的棉花山現代農業產業園。
崇陽縣花卉苗木產業園
投資1億元,建設古市片區苗木花卉長廊,高標準四季花卉觀光園1個500畝,農耕體驗農場1個200畝,苗木基地300畝,建成佛嶺花卉苗木產業園。
馬安山國際度假區
投資1.2億元,建設水球比賽場、巨龍雙峰滑道、仿真潛水艇、水上蹦床、游艇、水滑梯、互動水屋、機動橡皮艇、水上飛輪等水上娛樂實施。
食品產業園
投資5億元,建設正大農牧食品產業園,總面積200畝,集生豬養殖、屠宰、食品深加工于一體的產業園。
農業產業園
投資6億元,圍繞中藥材、茶葉、蔬果等農產品,建設精深加工廠房,配套產品研發設計、檢驗檢測、倉儲、冷鏈運輸等設施。
高堤河一河兩岸綠道項目
投資1.5億元,在高堤河兩岸新砌景觀護堤5000m3,休閑步道10千米,并將公路兩旁進行綠化。同時發展苗木種植、水果采摘、旅游觀光等產業。
東干渠人文景觀項目
投資1.2億元,對東干渠10公里沿途自然山水地貌進行改造,結合植物栽植和建筑布局,打造一個供人們觀賞、游憩、居住的古典園林。
安全飲水工程
投資1億元,將青山引水復線延伸到銅鐘鄉,輻射銅鐘鄉銅鐘片區,完成管網建設15萬米。同時將古市片區飲水工程提檔升級,讓村民吃上放心安全的自來水。
天然氣接入工程
投資1億元,將天然氣管道引至銅鐘鄉,讓銅鐘人民用上清潔能源。
道路提升工程
投資1.8億元,將銅鐘鄉120公里村級公路提檔升級。輻射銅鐘鄉8村,連接周邊4個鄉鎮,打通龍泉山旅游線路,帶動鄉村旅游及相關的產業發展。
22萬伏變電站建設工程
投資1億元,建設銅鐘22萬伏變電站,完成全鄉農電整改升級,為銅鐘人民帶來更好的電力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