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柯常智、通訊員曹加芬報道:“成功研發的工業煙氣脫硫環保設備技術,不僅為企業增加了12項專利,還為企業新增了1000萬余元的利潤。”近日,湖北華寧防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提起正在該公司擔任“科技副總”的咸寧職院副教授蘭希園,心中充滿欽佩。
蘭希園作為我市從相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選聘的8名“科技副總”之一,自進入企業后,僅用5個月時間就聯合企業科研團隊攻克了工業煙氣脫硫技術難題。
為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技術創新中遇到的科研難題,加快高質量發展進程,去年7月,市委組織部、市經信局按照省里的統一安排部署,結合企業發展需求,主動與有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對接,協調相關領域專家教授入企擔任“科技副總”,幫助企業推進產學研合作,培養技術人才,提升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
截至目前,首批8位“科技副總”憑借自身扎實的學問功底和背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智力優勢,先后幫助企業達成項目合作協議5個,推動科技成果轉化4個,解決生產技術難題10余個。
其中,武漢理工大學錢玉鵬副教授與平安電工材料有限公司聯合開展的“云母造紙尾漿絮凝劑優化調整方案”研究,成功幫助企業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少了環境污染;武漢工程大學副教授周勇與仕全興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形成的《鎂合金表面硅烷化預處理對水性聚氨酯涂層附著力和早期防護性能的影響》論文,被權威刊物采用;湖北工業大學教授陳艷林與杭瑞陶瓷有限公司的科研成果,分別向國家發改委和省科技廳進行了申報。
“智能調焦測試機項目研發成功后,將極大提高企業檢測效率,實現產能升級。”在通城縣經濟開發區,湖北三贏興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對與擔任湖北香城智能機電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副總”的武漢紡織大學副教授萬仁卓,合作攻克光學鏡頭加工領域多色溫光源技術難題,實現攝像頭模組智能調焦測試自動化充滿信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