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定信心奪取“雙勝利”
地區生產總值降幅持續收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排名全省第一,全市經濟復蘇態勢持續穩固……11月19日,全市經濟形勢分析會議上捷報頻頻。
總的看來,今年前十月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成效好于預期,也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
續發力。全市組織4次新開工項目活動,集中開工項目447個,總投資1282.3億元;新簽約招商項目712個,合同投資總額963億元。高新產業加快發展,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53.1億元,同比下降4.7%,排名全省第2位,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4.7%。
市場預期逐步好轉。市場主體快速增長。9月末,全市五類市場主體25.61萬戶,增長19.9%;新登記市場主體5.01萬戶,增長44.2%。從金融運行看,10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267億元,比年初凈增159億元,增長16.62%,居全省第3;新增貸存比76.29%,居全省第5。從就業看,1至10月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2.87%,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社會民生加快改善。在全市財政總收入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雙下降的情況下,1至10月,全市民生性支出占比達到80.1%,民生支出保障力度沒有降低,民生保障力度加大。
會發展的難度更大。
主要指標回升不理想。總的看來,前三季度我市GDP回升速度落后全省平均水平。今年前三季度,我市累計完成GDP1044.22億元,要實現經濟總量由負轉正難度大。支撐指標勢單力薄,全市工業投資、工業技改投資、制造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下降幅度大,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降幅大于全省平均值。
項目投資后勁不足。1至10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降幅比全省平均數大2.6個百分點。盡管我市房地產投資連續三個月累計投資轉為正增長,但其它領域投資復蘇勢頭相對偏慢,拖累了全市投資復蘇的步伐。1-10月,全市施工項目、新開工項目同比均大幅下降。
實體經濟發展困難。1至10月,全市34個工業行業中23個行業產值下降,下降面為67.6%。1至9月,全市規上工業企業虧損面較上年同期增加57家。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076.7億元,下降15%。規上工業企業存貨116.9億元,增長9.7%,產品滯銷壓力進一步增大。
各地復蘇態勢不夠平衡。咸寧高新區、嘉魚縣、通城縣經濟恢復情況較好,崇陽、赤壁、通山等地迎頭趕上壓力較大。
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復蘇
面對錯綜復雜的局面,今年以來全市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成效好于預期。
經濟回升態勢總體平穩。從3月以來,主要經濟指標降幅持續收窄。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同比下降10.4%,與一季度比收窄28.2個百分點。1至10月,規上工業增加值連續六個月實現正增長,增速同比下降10.8%,與一季度比收窄48.5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下降30.9%,與一季度比收窄52.4%個百分點。
內外循環雙向發力。國際循環勢頭強勁。依托特色產業優勢,全市乘勢擴大醫療物資出口,進出口總額5月即實現由負轉正。截至10月底,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58.9億元,同比增長12.4%。國內循環強勢回暖。1至10月,我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3.33億元,同比下降18.7%,連續6個月在全省排名第1位。1至10月,全市接待游客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分別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的71%和61%。
發展動能持續增強。項目投資持
面臨的困難不可低估
疫情的沖擊前所未有,當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困難還有不少。
嚴防疫情反彈壓力很大。當前,國內外疫情形勢復雜嚴峻。從國外看,疫情仍在擴散蔓延,形勢嚴峻。從國內看,零星散發和局部爆發疫情的風險始終存在。冬季是呼吸道疾病易發多發季節,春運春節即將來臨……這些因素疊加,全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
“既要看到當前經濟企穩回升的發展態勢,也要正視存在的突出問題,保持發展定力,堅定發展信心。”市委副書
記、市長王遠鶴在會上強調,要保持清醒頭腦,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堅定信心,咬定目標,打贏“收官戰”,奪取“雙勝利”。
一方面,要看到當前我市經濟企穩回升、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在特殊之年、大考之年,我市能取得這樣的經濟發展成績十分不容易。這說明我市經濟運行的總體質量良好,長遠態勢看好。從宏觀環境來看,我市正面臨極其難得的歷史機遇窗口期,國家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中央一攬子支持政策、我省出臺的系列政策,形成了強有力的政策組合優勢,正在加速轉化為各類要素匯聚的發展優勢,全市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
另一方面,也要正視存在的突出問題,保持發展定力。應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把著力點放在解決經濟運行中的問題和矛盾上。隨著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不斷鞏固深化、中央一攬子政策效應逐步釋放、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和市場信心逐步恢復,只要全市聚精會神辦好自己的事,努力化危機為轉機、化被動為主動、化壓力為動力,做到揚優勢、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就一定能牢牢把握發展的主動權。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非常之年,必須有非常之舉。在距離年底“收官”只有40多天之際,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級各地保持大戰狀態,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全面決勝收官之戰,奮力沖刺全年目標任務,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