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南片區)現場交流調研活動在我市舉行。
作為“東道主”和湖北省唯一入選的試點城市,我市在會上作了交流發言,介紹我市推進“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的具體做法和取得成效。
1 強化組織保障 推進協同共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成立了試點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全力開展將創新引向企業、將服務引向基層的“雙引”工程,推動“人才鏈”匹配“產業鏈”,著力打造科技經濟融合的咸寧樣板。
“科創中國”湖北工作組聚焦咸寧醫藥健康領域發展難題,3次召開視頻協調會,推動中國藥學會、化學會、生物物理學會、生物工程學會“把脈開方”。
省科協5次到咸寧調研督辦試點建設,形成了市委、市政府統籌推進,“科創中國”湖北工作組協調各學會行動,省科協跟蹤督辦,市直部門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2 強化資源對接 推進平臺建設
借助國家級、省級學會力量,我市探索“高層學會+咸寧科研平臺”合作模式,建立咸寧協同創新中心,服務企業發展。
市科協積極引導全市各園區、企業、學會,注冊使用“科創中國”融通平臺,建設反映企業需求的“問題庫”,與“科創中國”技術服務和交易平臺“問題庫、項目庫、開源庫”實現有效對接。
中國藥學會與我市通城縣,就中藥材種植規劃、標準檢測等達成合作意向;中國光學工程學會與我市金福陽公司,就生活垃圾自動分類處理裝置技術研發對接成功;中國規劃學會與我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對接,將在編制區域協調發展規劃、國土空間利用規劃上開展合作……
目前,已有40余家企業上傳技術需求60余項,10家企業與國家級學會專家對接洽談。
3 強化科經融合 推進成果轉化
我市將試點建設和咸寧產業發展相結合,把創新要素引向生產一線,使更多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圍繞機電產業轉型升級,我市以香城智能機電產業技術研究院獲批“科創湖北”智能機電熟化基地為契機,成立智能機電產業聯盟,爭創國家級智能機電創新型產業集群。目前,研究院的8個研發團隊已服務100余家企業。
圍繞大健康產業發展壯大,我市借助“科創中國”科技服務團力量,與湖北科技學院共建大健康產業研究院,開展項目轉化、企業孵化、技術攻關等工作。
圍繞企業技術需求,開展線上線下路演,成功舉辦3場科技成果轉化推介活動。在8月26日開展的“科惠行動”云推介活動中,我市企業發布的69項需求,被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13所高校揭榜,意向交易金額1.7億元。
今年截至目前,全市已實現科技成果轉化80項,技術合同認定登記1078項,合同成交額50.1億元。
4 強化組織賦能 推進科技服務
科協的最大資源是人才資源,科協最大的優勢是組織優勢。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科協組織建設,夯實科技服務的基層基礎。
全市縣級科協全部實現獨立建制,70個鄉鎮實現科協組織全覆蓋。我市已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園區、企業科協29家,發展自然科學學會21家,創建院士專家工作站57家。
積極開展科技志愿服務“智慧行動”。市科協牽頭組建6支科技志愿服務隊,成立22個科技志愿服務組織,推動科技、人才“上山下鄉”。
深入開展科普宣傳和教育活動,弘揚科學精神,目前,全市已成功創建省級科普基地52個。從機關到企業,從校園到社區,“愛科學、學科學、講科學”的氛圍日益濃厚。
新聞鏈接:
“科創中國”是中國科協今年提出并著力打造的品牌行動,旨在發揮科協系統人才智力和組織網絡優勢,構建資源整合、供需對接的技術服務和交易平臺,實現人才聚合、技術集成和服務聚力,推動科技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經積極申報和嚴格遴選,我市成功入選“科創中國”首批試點城市(園區),成為全國首批22個試點城市(園區)之一,也是全省唯一入選的地級市。
今年8月26日,中國科協調研組來我市調研“科創中國”試點工作開展情況時,對我市試點建設成效予以高度肯定,要求我市再接再厲,積極大膽探索試驗,積極打造一批科技經濟融合的“樣板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