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近年,咸安區稅務局將納稅信用體系建設作為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不斷完善納稅信用管理機制,加強信用評價結果運用,在營造依法誠信納稅氛圍、優化稅收營商環境上收獲了一定成效。
嚴格評定筑牢信用基礎
該局嚴格遵循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程序和方法,依托金稅三期納稅信用管理系統,從納稅人的主觀態度、遵從能力、實際結果和失信程度4個維度,近100項指標出發,結合日常征收管理工作中收集了解的情況,自動生成評分。
特別注重對A級、M級、D級納稅主體信用等級復評時各項判定指標的審核把關,對可修復的失分項目,主動與參評納稅主體聯系,輔導其做好納稅信用修復申請,避免誤判、錯判情況的發生,確保評定過程透明、結果公正,為后續加強評定結果運用筑牢工作基礎。
分類管理發揮良好效應
對不同等級的納稅人,該局嚴格采取分類管理機制,做好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措施結合的文章。信用良好的A級納稅人可享受包括按需領用發票、“綠色通道”優先辦理、縮短退稅審批時間、專人輔導辦理涉稅事項、“銀稅互動”等便利措施。對信用較差的納稅人,采取嚴格限量供應發票、加強出口退稅審核、加強納稅評估審查等限制性管理措施,通過提高稅法震懾力,實現稅法遵從度的同步提升。
同時,該局積極加強部門協同,通過區信用平臺實現多部門數據共享,及時掌握和推送失信市場主體信息,對在其他領域存在嚴重失信行為的A級納稅人,取消其聯合激勵資格,并及時向相關單位反饋,聯合采取監管措施,進一步增強激勵和懲戒實效,實現“一處失信、多處受限”。
“銀稅互動”釋放信用紅利
今年,該局與中國建設銀行咸安支行就“優化營商環境助推誠信納稅與普惠金融”達成共識,雙方負責人共同簽署了“銀稅互動”合作和信息保密協議,主動打破部門間壁壘,拓展合作領域,在依法合規和企業授權的情況下,實現銀行、稅務、企業三方數據互聯互通,提升了“以信取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助推建行“云稅貸”產品大力度支持全區小微企業復工復產。
“云稅貸”項目推出后,咸寧綠冠混凝土有限責任公司成功申請貸款金額100萬元,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因疫情影響帶來的短期流動性資金短缺問題,“貸”出了新生機。
據統計,截止目前,全區共有7戶中小微企業通過不同銀行推出的“銀稅互動”項目累計實現貸款金額426.2萬元,真正實現將納稅信用轉變為“看得見、摸得著、用得到”的真金白銀。
誠信課堂激發守信意識
將納稅信用體系建設融入到日常工作中,通過集中培訓、實地宣傳、遠程輔導等形式,為納稅人詳細解讀相關行業的稅費政策、辦理程序和相關要求,并就納稅信用等級的重要性和其影響開展專題講解,引導納稅人自覺提升誠信納稅意識。
數據顯示,通過完善機制、擴大宣傳面以及各項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舉措的綜合運用,咸安區納稅信用整體水平呈現逐年向好的態勢。
2020年,全區納稅信用等級參評納稅人4838戶,評定A級納稅人240戶,占全部參評納稅人比例為4.96%,較去年占比提高1.43%;評定D級納稅人563戶,占全部參評納稅人比例為11.64%,較去年占比降低0.41%,守信群體逐年增長,失信群體逐年降低,依法誠信納稅的氛圍日益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