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宋文虎、通訊員黃高原報道:8月13日,通山縣通羊鎮沙堤村火龍果基地內,數名游客穿行其中,時不時伸手摘下那火紅的果實,臉上掛滿了笑容。
“我們可不是第一次來了。”來自武漢的王先生說,基本每逢夏季出游就會想到通山隱水洞,而火龍果采摘也會列入計劃之中。
沙堤村火龍果基地建于2015年,占地面積50余畝,不僅帶來了人氣,更讓村民增加了收入。
“地理位置有優勢,就要利用起來。”村主任方柏生說,沙堤村位于前往隱水洞的主要線路旁,來往游客較多。2015年,村里積極與廣東客商聯系,成功引入火龍果種植項目。
火龍果項目入駐,與村內簽訂10年土地流轉合同,頭三年每畝付500元租金,第二個三年每畝租金加50元,后四年每畝租金再加50元,讓部分村民實現增收。
基地另一大棚內,62歲的袁細英正忙著為火龍果樹修剪枝條。袁細英家住7組,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丈夫因病離世后生活壓力劇增,村里便介紹她到火龍果基地務工。
“村干部真的沒話說,總是盡心盡力幫助我們。”袁細英說,不僅幫助她實現就業增收,而且生活困難也能得到及時幫助。
據悉,該基地帶動8名貧困戶實現穩定就業。此外,該村還引進了葡萄、草莓種植,讓30名貧困戶實現穩定就業增收,百余名群眾務工增收。
“只要村民愿意參加醫療保險,每人補貼50元。”方柏生介紹,過去,部分村民總覺得城鄉居民醫保費用高,一年下來基本不住院,感覺這筆費用不值,不愿購買。而當出現大病時,整個家庭就垮了。村里為了避免出現類似情況,主動為村民補貼50元醫保費用。
一人50元,沙堤村1800余人就是9萬余元,錢從何來?
“村內有個磚廠,村里有入股,每年能分十來萬元?!狈桨厣f,2012年,村內磚廠一股東有意出售股權,村干部得知后,即刻進行市場調研,發現具有良好發展前景。村里召開村民代表大會,一番商量后,一致贊同入股。
當年,該村投入了30萬元,翌年獲得10萬元收益。2015年,該村再次投入20萬元,收益進一步提升。
“除了醫保補貼,我們用水也是不要錢的。”村民邵金華高興地說。
在縣政府的幫助下,該村建立了小型水廠,水廠管理人員工資、日常維護消毒等費用全由村里承擔,讓每一位村民喝上免費安全的自來水。
“工作不愁,吃水免費,日子越過越舒暢?!必毨舴胶陚シ驄D通過公益性崗位每年固定增收11200元,感覺生活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