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寧日報訊 記者黃柱、特約記者童金健、通訊員李攀龍報道:“自從小區食堂建成運營,我家公公中午不愁沒飯吃,還吃得安全,吃得健康,一直壓在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地?!?月14日,赤壁市東洲大道塞納河畔小區的張女士高興地說。
張女士夫婦都在赤壁高新區一家企業上班,中午無法回家。而公公今年已近70歲高齡,腿腳不便,午餐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他們。
塞納河畔小區有近3500戶居民,是目前赤壁市建成的最大小區。去年,物業管理公司和小區相繼成了黨支部,聯合推行“紅色物業”管理理念,以黨建為引領,搭建起物業、社區與業主之間的溝通平臺,把物業服務企業打造成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重要橋梁,真正打通黨組織服務群眾的“最后100米”。
小區黨支部成立伊始,工作人員就不斷通過業主群互動與上門走訪等形式,著手解決業主遇到的實際困難與迫切需求。當了解到一些業主尤其是留守老人和兒童的就近就餐需求,經充分征求業主意見,認真研究評估,在黨支部的指導下,物業管理公司投入資金,將16棟一樓商鋪裝修改造成食堂。
記者走進食堂看到,新建的食堂窗明廳亮,清潔舒適,配備有空調、電扇等電氣設備,可同時容納80人就餐。采取打菜稱重、刷卡結賬、飯湯自取模式,支持堂食和打包,對特殊業主提供上門服務。為確保衛生健康,食堂每天嚴格消毒,規范采購渠道,確保食材新鮮、菜品美味、菜譜三天不重樣。
食堂一經開放,就受到業主的歡迎。越來越多的業主愿意把老人、孩子中午“托付”給食堂,解決了長期的生活難題。而物業工作人員則有了“自己的廚房”,吃得好,值守作業也更有勁了。
據了解,小區還依托食堂搭建教育平臺,經常開展健康飲食講座、營養膳食制作等專題輔導,組織老黨員生日會、溫馨下午茶等志愿活動,促進鄰里互動,增強社區居民幸福感。
“有了‘紅色物業’,整個小區活起來了,大家臉上的笑容更多了?!比{河畔小區的變化,業主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頭。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