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剛閉幕的市委五屆八次全會提出,全市廣大黨員干部要提振主動作為、奮發有為、擔當善為的精神狀態,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加快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
主動作為不將就
市域治理現代化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是應對新時代社會矛盾風險的現實需要,也是實現咸寧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工作中,廣大黨員干部有著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必須主動作為。
主動作為,就是不等不靠,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謀劃在先,行動在前。
做任何工作,被動就難,主動就易。社會治理具備理念科學化、結構合理化、方式精細化等特征,容不得半點馬虎,更不能將就。事實上,我市在全省率先建成首個人民調解中心,就是針對當前社會矛盾特點,主動作為的結果。
但在實際工作中,有的黨員干部習慣于坐等上級發話,習慣于被人推著走,像算盤珠子撥一下動一下,不撥就不動,不僅談不上主動作為,甚至再重要的工作也要“慢半拍”。
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必須改變這種 “被動”習慣。
黨員干部要主動作為不將就,樹立高度負責的工作作風,不斷增強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要認真對待每一項工作,始終保持對工作追求完美的態度,真正將事情做實做細;要拿出更大的干勁、拼勁、闖勁、韌勁,搶機遇、搶時間、搶要素,形成推動咸寧疫后重振,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的強大合力。
奮發有為不懈怠
市域治理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具有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可以說,市域治理做得怎么樣,事關頂層設計落實落地,事關市域社會和諧穩定,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每一個基層單位都應該推動治理創新,每一個城鄉社區都應該是社會治理的重心,每一個黨員干部都應該以奮發有為的行動參與治理改革。
奮發有為,就是奮力進取,有所作為。
近年來,赤壁市公安局車埠派出所通過嘗試“公調帶民調”的工作模式,躋身全國百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就是奮力進取有作為的例子。
但實現中,有的黨員干部表面上信誓旦旦,心里卻信奉“洗碗越多易摔碗,從不洗碗碗無缺”的“洗碗規則”,凡事懈怠,得過且過。
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必須狠剎這種“懶政”之風。
廣大黨員干部要強化“一盤棋”意識,始終堅持在全局中定位、在大局下行動,把咸寧的事業看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一部分,爭做領導者、參與者、促進派;要崇尚實干,咬定目標、保持定力,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耐力和韌勁,鍥而不舍、久久為功;要堅持問題導向,正視當前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并自我加壓、拉高標桿,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打好推進制度創新和治理能力建設組合拳,為“中國之治”的地方實踐作出“咸寧探索”、貢獻“咸寧智慧”。
擔當善為不畏難
市域治理革新的過程,往往意味著社會利益的重新調整,也必然遭遇一定的阻力。正因此,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必須有披荊斬棘的革新勇氣,必須有敢啃硬骨頭的奮斗精神。作為市域治理現代化的引領者,領導干部必須擔當善為不畏難。
擔當善為,就是要敢于直面問題,迎難而上,肯干事、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
事實上,敢不敢直面問題、能不能破解難題,正是檢驗黨員干部黨性修養和能力水平的試金石。近年來,咸寧人民調解中心主創案例——實施集約化“一站式”調解基層矛盾,獲評首屆湖北社會治理創新十大案例;通山創新推行“一村一輔警”,在農村基層“治”出一片和諧新天地。這些都是直面問題、擔當善為的鮮活例子。
但在實踐中,面對新形勢,有的干部往往見難就退,究其原因還是不想擔當、不敢擔當、不會擔當。更深層次的問題是能力不足、“本領恐慌”比較突出。諸如,在紛繁復雜的形勢變化面前,耳不聰、目不明,看不清發展趨勢,察不出蘊藏其中的機遇和挑戰;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社會治理創新,找不到有效管用的好思路好辦法,等等。
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必須拒絕這種“平庸”作為。
古人說,學以立德、學以培智、學以陶情、學以修身。領導干部要堅持學習,不斷增長應對復雜局面的智慧和才干,更要在真抓實干中提升看問題的眼力、謀工作的腦力、察實情的聽力、走基層的腳力。真正具備創造性落實政策的能力,既善謀全局又善謀一域,把黨中央、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謀細、抓實、做深;真正以創造性的工作業績,推進咸寧市域治理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