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員現場勘測。(通訊員供圖)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謝圣國 通訊員胡芳)入梅以來,咸寧市多地突降暴雨,較往年同期防汛壓力倍增。咸寧市嘉魚縣因連續降雨導致縣里多處內澇。7月21日,記者獲悉,咸寧供電公司設計院長期駐守勘測的嘉魚縣余碼頭泵站和陸溪變電站供電地塊水量突增,給供電設計工作帶來較大的影響和難度。
決戰大堤 護電網安全無憂
據悉,余碼頭泵站位于嘉魚潘家灣鎮潘家灣村,是嘉魚立足備大汛、抗大災,實施的重點水利基礎設施之一。為保證余碼頭泵站的安全可靠運營,2019年咸寧供電設計公司已完成對潘家灣變電站至余碼頭泵站的老舊線路改造。2020年港東變電站至余碼頭泵站的第二電源也在改造升級建設中,并在變電站鐵塔架處設置避雷線裝置,工程完工后將進一步加強余碼頭泵站的供電可靠性。
“近期連降暴雨,水量一下子就漲起來了,最嚴重的時候堤內水位高達31.14米。”余碼頭泵站守堤人程師傅說道,作為一名守堤人不僅要時時刻刻觀察泵站水位漲幅,以提供實時可靠的電網勘測數據,還要確保泵站內來往人員的安全。
由于余碼頭泵電站地下水位過高,變電站又緊挨著長江,為了進一步防止余碼頭泵站的水位上升,造成不必要的影響。咸寧供電設計公司第一時間咨詢了嘉魚當地水利和湖泊局。工作人員也多次趕往現場,做好現場勘測工作,緊急調整變電站設計預案。截至7月17日,余碼頭泵站堤內水位已控制在30.06米。
精準設計,確保防汛供電安全可靠
考慮到陸溪變電站靠近長江地下水位偏高,加上建站久遠,對防汛排澇工作產生巨大壓力,造成農民經濟收入損失。咸寧供電公司設計院工作人員聞訊趕往嘉魚縣陸溪變電站,力求做好前期防汛設計工作。
在工作人員的設計圖紙以及現場勘測可以了解到,陸溪變電站目前站內10KV供電采用單母線供電,二次電纜溝采用戶外電纜溝。所以一到雨天電纜溝就會出現長期積水,增加運維人員工作量,供電可靠性變差。加之變電站地基經過地下水位長期浸泡,會對電力設備安全形成隱患。
目前,為確保陸溪變電站的安全可靠供電,工作人員通過實地方案勘測,調度運行數據分析,選出最優設計方案。決定對該站10kv戶外供電設備進行改造,將戶外站改成戶內站,站外設備改成站內設備。將站內10KV供電方式由戶外供電改為戶內配電室供電,室外電纜溝改為戶內電纜溝,解決電纜溝長期積水問題,減輕運維人員工作量,供電可靠性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