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壁融媒體記者 宋少琴 通訊員 李友珍
大面積的降雨致使長江水位居高不下。穿城而過的陸水河受長江水位影響,水位一路上升。陸水水庫受陸水河上游來水壓力,必須開閘泄洪。
赤壁城區,在雨水、江水、泄洪的三重夾擊下,是怎樣的一種狀態?
提前策劃,292人突擊上陣
陸水社區水泥小區積水、電信小區積水、西街社區銀河灣小區積水……
7月9日,大雨如注。赤壁城區防汛指揮部,來自城區各個防汛一線的水情報告不斷。
汛情就是命令。面對汛情,赤壁市住建系統292人的防洪排澇搶險突擊隊沖進雨霧,趟進積水。
“雨水覆蓋了路面,給群眾的出行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赤壁市建工集團副總經理朱方成身披雨衣,站在水中提醒出行群眾,一站就是兩個小時。
由于積水過深,路面上的落水柵、雨篦、沉井都淹沒在水里。這些水里的排水設施,很有可能就是群眾出行的陷阱。
“必須迅速摸清每一處落水柵、雨篦、沉井的具體位置和實際情況,并派專人值守,確保安全。”來自城區防汛指揮部的命令,落實在防汛突擊隊每一位隊員的身上。二話沒說,292人在茫茫雨霧中,探尋著每一個落水柵、雨篦、沉井的位置,報告使用情況,拉設警戒線,引導行人出行……那些風雨中的背影,就像是這座城市的守護神。
全力以赴,24小時鏖戰洪水
10日,凌晨兩點的赤壁東洲大道,一片漆黑。由于積水,為確保安全,該片區全線停電。
赤壁市住建局副局長周詩清手持電筒,在積水中趟水巡查。
東洲大道是赤壁城區積水最為嚴重的區域。早在兩天前,城區防汛指揮部就安排專人,排查該區域的房屋,勸離沿線一樓門店及住戶,搬遷到安全地點。同時,為確保安全,對該區域限制供電。
“雖然前期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但是汛情不容馬虎。”周詩清說。他們將防區劃片,重點區域重點防守,僅在東洲大道塞納河畔,指揮部就安排了80人值守。大家分作兩班,24小時不間斷巡邏。
為確保城區防汛日常工作有效運行,赤壁市城區防汛指揮部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將責任壓實到每一個人的肩上。領導干部要保證通訊24小時暢通,沒有特殊情況一律不得請假。同時加強東風塘泵站、西湖泵站、水校泵站值班值守,24小時搶排積水,確保救災止損效果。
全城覆蓋,安全是最大的責任
“請大家遠離洪水,不要在危險區域垂釣、捕魚、玩耍。”每天,這幾句話在住建局防汛隊員舒鼎智的口里,翻來覆去,不知要講多少遍。同時,在赤馬港濕地公園的岸邊,他的雙腳不知要來回度量多少遍。
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謹防洪水期間意外事故的發生,早在大雨來臨之前,赤壁市城區防汛指揮部就對涉水區域進行了安全宣傳。為防止市民垂釣、嬉水,在一河兩岸,除了做好停電措施,指揮部還拉起了涉水警戒線,懸掛宣傳標語,提醒市民注意安全。
“但我們還是堅持24小時巡查。”舒鼎智說。生命面前,來不得有半點疏忽。有些市民心存僥幸,半夜出來沿河捕魚,馬上就被巡查隊員發現,然后將他們勸離。還有些小孩,趁著家里人不注意,偷偷跑出來玩水。巡查隊員第一時間發現,并將他們安全送回家。
“作為城區防汛指揮部的一員,我們每個人的肩上都必須擔當起全城人民的安全之責。”赤壁市住建局副局長余樂新說,“人民群眾都安全了,我們城區防汛指揮部的防汛之戰就勝利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