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上通山報道:(全媒體記者 樂揚 施仕寨)6月9日,記者走進廈鋪鎮太陽谷生態養殖園,飼養大棚里大大小小的鴯鹋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它們或在爭搶覓食,或在嬉戲打鬧。靠近大棚,一只只鴯鹋伸出頭來好奇的看著我們這些陌生的來客,絲毫沒有愜意。然而這熱鬧非凡的景象卻讓基地負責人徐生作高興不起來。
太陽谷鴯鹋養殖園 負責人 徐生作說:“今年受這疫情的影響所有的小苗都沒有銷售出去 ,本來跟著去年的銷售情況,去年的小苗這個時候,因為五月份是全部清空了,但是一部分小苗發往外地 ,一部分寄養給農戶 ,現在受疫情影響農戶也沒辦法養了,也不敢發給農戶去養 ,現在所有的小苗將近有三百六十只左右 ,全部在自己家里養著 。”
基地負責人徐生作介紹,基地占地20余畝,先后投資500萬元,目前擁有大小鴯鹋500多只,已建成孵化室、育雛室、飼養欄舍等室內外構筑物5000平方米。鴯鹋全身都是寶,肉、血、油、蛋、皮、毛都有著不菲的價值,鴯鹋的飼料主要是70%草和玉米粉、麥糠,養殖成本低廉。
太陽谷鴯鹋養殖園 負責人 徐生作說:“這個是皇竹草,也是我們鴯鹋的青飼料,因為這個氣候正適合種這種皇竹草,也是鴯鹋最喜歡的青飼料。”
據悉,該養殖園在發展的同時,不忘社會責任,積極投身扶貧幫扶中,目前有5位貧困戶在這里長期就業。為保證鴯鹋飼料自供,基地還請了當地貧困群眾專門種植皇竹草。今年70多歲的陳大爺是雙河村的貧困戶,在養殖基地工作2年多了,月工資3000多元,去年,他已成功實現脫貧,現在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廈鋪鎮雙河村貧困戶 陳大爺說:“平時他忙不過來,我幫著割一下草做一下事,一百六十塊錢一天吃三餐。”
太陽谷鴯鹋養殖園 負責人 徐生作說:“我們養殖園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 扶持周邊農戶寄養,為貧困戶免費提供,養殖技術指導全程跟蹤,提高銷售幼苗的成活率,目前帶動貧困戶三十余戶,貧困人數一百多人,貧困戶采取自愿靈活入股方式,簽訂就業合同,實行薪資與效益的雙分紅。”
太陽谷鴯鹋養殖園 負責人 柳琳琳說:“我們養殖場現存鴯鹋散養量有一百多只,每只鳥每年產(蛋)三十枚左右,我們蛋的價格在一百六十塊錢一枚,這是包括種蛋 (蛋的)年產值在四十八萬左右。”
該養殖園另外負責人柳琳琳告訴記者,鴯鹋肉和鴯鹋蛋營養豐富,市場銷售價格可觀,光鴯鹋蛋藝術雕刻每枚達到上千元。
太陽谷鴯鹋養殖園 負責人 柳琳琳說:“這個就是我們養殖場鴯鹋產的那個蛋,它是世界上唯一的墨綠色蛋,這個蛋的經濟價值很高,它有三種利用價值 ,一種是食用 ,食用可以補充鈣, 三高五低的人群都可以食用, 然后它不含膽固醇 ,比雞蛋的營養要高很多倍; 第二種是把蛋食用之后拿來做雕刻 ;第三種是我們進孵化箱孵化小苗。”
徐生作表示,今年原本計劃擴大養殖規模,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卻打破了自己的計劃,疫情現在有所好轉,但是鴯鹋小苗卻嚴重滯銷,如果有人需要的話,可以跟自己聯系(電話:13135959591)。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