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研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嘉魚融媒體供圖)
走訪服務企業。(嘉魚融媒體供圖)
5月22日,嘉魚圍繞影響高質量發展問題,列出118項課題,助力全縣治理能力提升、營商環境提質、項目建設提效,為“六大”活動(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大統一、大轉變、大落實)的高效高質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為基層治理聚力量
“以前都是我們去找村委干部反映問題,現在都是村委干部來找我們了解問題,能解決的隨時就解決?!?/p>
近日,在潘家灣鎮龍坎湖村開展的“農家夜話”活動上,村民對村委會辦事作風一致贊揚。該村支書劉漢橋介紹,由于人手問題,以前有什么事都是村民上門來找村委會。為提高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效率,該村通過調查征詢意見后,決定以開集體會的方式,為村民宣傳講解政策、商量討論發展、協調解決難題,更好地促進村組發展。
該縣著力推動廣大黨員下沉一線、到社區報到,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治理能力提升助力。
“目前,我們小區有50名報到黨員,大家為社區發展身體力行,積極性很高。”三湖社區龍灣半島小區黨支部書記陳荒云介紹,黨員下沉,不僅把黨員凝聚到了一起,也加強了黨支部力量。
目前,該縣城區已有4920名縣直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黨員,到所居住地小區黨支部(網格黨支部)報到,為深入推進“六大”活動開展,提升基層治理能力貢獻智慧與力量。
為營商環境凝智慧
“4月1日注冊進駐孵化園,僅用28天時間,就完成了人員招用、設備進場、安裝、調試并正式投產,真是感謝嘉魚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工會主席雷敏。”這是湖北嘉鑫環保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勇的真心話。對一家投資過億元、專門從事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生產的高技術環保企業,這個速度,可稱得上是一個創紀錄的速度。
“因為企業盡快投產的愿望十分迫切,我們在調研中了解到達產能耗規模后,立即組織協調相關部門,為企業進行精準服務。”談起該公司的投產,雷敏說得益于前期扎實的大調研,得益于職能部門的傾力支持。
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該縣以“六大”活動的開展為契機,深入推進“營商環境提質年”活動,將“營商環境提質”有機融入到“六大”活動中。
近日,該縣集中力量推進審批服務“三集中三到位”暨政務服務中心部門集中入駐工作,著眼于把政務服務中心建成政府服務群眾的“第一窗口”,實現審批服務辦理時間最短、程序最簡、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構建具有嘉魚獨特競爭力的服務品牌和服務體系。推出嘉魚縣特色的“魚悅辦”政務服務微信小程序,完成了100個高頻事項,62個高頻業務場景,1萬條知識點接入“魚悅辦”,實現了在線人工咨詢、電腦機器人智能咨詢、線上人工幫辦等特色政務服務。簡化辦理流程,全縣有236家企業在一天之內拿到營業執照,大大提高了服務效率。
為項目建設立標桿
有項目就有活力,有項目就有發展。該縣將大調研與 “項目建設提效年”活動緊密結合,縣級領導帶頭深入項目一線開展調研,堅持“雙一工作法”(一事工作法、一線工作法),為項目落地提供精準服務。縣四大家領導及縣直各部門共30名負責同志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走訪服務企業專項活動,共走訪了57家重點企業,對企業提出的困難問題建立了問題清單、責任清單和時限清單,共收集困難問題115個,現場解決35個,剩下80個問題向各縣直相關單位進行了交辦。
5月13日,包括G351官橋至石埠塘段改擴建工程、陸八舒線(扶貧大道)二級公路改造工程等15個交通項目在嘉魚集中開工。
5月14日,武昌首義學院嘉魚環保健康產業園項目簽約落地,帶動一批新興產業資源項目在嘉魚集聚成勢,為加快全縣經濟轉型升級注入新的活力。將于9月交付使用的武昌首義學院嘉魚校區位于嘉魚縣詩經大道,占地面積1126畝,設有大學及附屬中小學,總投資16億元。項目交付使用后,將成為提升嘉魚城市文化品位的一張重要名片,對深化校地合作,發揮高校教育、科研、人才優勢,為嘉魚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激發嘉魚縣服務業和旅游業蓬勃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張升明 王宏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