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下發《關于2019年度國家森林城市動態監測結果的通知》,我市順利通過國家森林城市復查,繼續保留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綠色,正成為咸寧的城市名片。
增綠:讓城市推窗見綠
晚飯后,十六潭公園內,來此休閑的居民葉蓓發現,來這里散步的居民絡繹不絕。無盡的綠色映入眼簾,步道上陣陣涼爽,鳥兒在樹林間飛來飛去,花朵在微風中起舞,綠植在晚霞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清新,她趕緊將這一美景用手機拍攝下來,發送給在上海定居的哥哥,讓他也一起感受一下家鄉的美景。
以“山青、水秀、桂香、竹翠”馳名的咸寧,如今森林環抱、林道相通、林網相連、林水相依,呈現出一幅山嵐疊翠、碧水粼粼、四時花香、萬壑鳥鳴、城在山中、人在林中的優美畫卷。
2015年,我市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以來,為鞏固和提升咸寧市森林城市創建成果,我市繼續嚴格按照《咸寧市國家森林城市總體規劃》的建設內容,以打造“中國香城泉都,江南森林名城”為目標,按照“一心、五翼、二廊、三帶、三區、多點”的建設格局,從森林生態體系、森林服務體系、森林產業體系、森林生態文化體系、森林城市支撐體系 5 個方面,持續開展森林城市增綠、護綠建設。
全市造林綠化步伐加快,森林質量不斷提升。5年來,全市新增造林面積13萬余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52.53%,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新增城區綠地近760公頃,新建綠色鄉村 206個,完成石漠化區域封山育林1.3萬公頃,完成長江防護林建設1.6萬公頃,城區綠地大幅增加,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66平方米。
52.53%的森林覆蓋率成就了咸寧“天然氧吧”,365 天的優良空氣指數賜予了咸寧“宜居山莊”,通過 5 年的建設,我市已形成了以森林和樹木為主體、城鄉一體、穩定健康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
護綠:讓城市綠意盎然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原則,不斷拓展綠色空間,嚴格管理和保護森林資源,通過實施一系列林業生態工程,提升城市生態承載力。
5年里,我市先后建立了九宮山、藥姑山、長江新螺段白鱀豚、黃蓋湖 4 個自然保護區;為古桂花群落、南方紅豆杉、環頸雉、灰胸竹雞、虎紋蛙、白頸長尾雉等野生動植物設立了17 個自然保護小區;建成陸水湖等 6 個國家濕地公園、潛山等 2 個國家森林公園、3 個省級濕地公園;建成十六潭公園、青龍山公園、淦河公園等 25 處游園,形成了郊野、森林公園—綜合城市公園—社區公園三級公園建設體系;建成 1 個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3 個省級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同時,咸寧還制定出臺了全市濕地資源保護暫行辦法、城市規劃區山體水體保護辦法、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全市7000多株古樹名木均實施建檔、掛牌、修剪、防病防蟲、安裝避雷設施保護,古樹名木保護率達到 100%。
一群群東方白鸛、小天鵝、白琵鷺、豆雁遷徙來到咸寧,一棵棵南方紅豆杉屹立自然保護區中。保護生物多樣性生長的同時,我市已形成水綠交融、特色鮮明、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城市森林生態體系。
養綠:讓城市綠色永駐
今年45歲的劉少坤在咸寧一家企事業單位工作,孩子在北京讀大學,去年的春節,他的孩子帶了很多外國朋友來家里做客。
“以前都跟別人說,我們是湖北的,現在在北京,我也敢說,我們是咸寧來的。”劉少坤笑著說道,我們都是咸寧城市的代言人。現在,咸寧在省內省外的知名度越來越高,不少外國人都知道湖北有座森林城市叫咸寧。
“我們的城市空氣好,環境好,那些大城市比不了哦。”劉少坤:“小區就是公園,出門就是社區公園,上班路上處處都是公園。一年四季,咸寧都是綠色的。”
居民的底氣來源于咸寧的綠色底蘊。為鞏固和擴大森林城市建設成果,我市以森林城市建設為主題,建成潛山植物園、桂花園、竹類觀賞園、第四屆中國竹文化節栽竹植桂紀念園、桂花博覽館、竹子博覽館、油茶博物館和桂竹文化長廊等林業科普教育基地;通過舉辦中國竹文化節、國際溫泉文化旅游節、中國香城建設論壇、綠色經濟與健康論壇、中國竹資源利用學術研討會等森林生態文化活動,提升群眾對建設森林城市的參與率與支持率。
一座座公園掛牌建成,一個個居民從森林城市中收獲到滿滿的綠色福利,一次次城市建設與景區建設、森林建設與人文建設有機融合,我市已逐步形成了“以山為骨、以水為脈、以文為魂、以綠為體、以人為本”的城市魅力。
產綠: 讓城市綠得流油
以森林城市建設為動力,我市的林業產業經濟也正在快速發展壯大。
62.5萬公頃林業用地,51.2萬公頃森林,豐富的林業資源,讓市場資本嗅到巨大商機。由此,森工企業紛紛扎堆咸寧。
“先造林再建廠,將基地作為企業第一車間。”咸安巨寧森工等18家涉林企業發出共同宣言,他們建起了5萬畝板材加工原料林,實現年產值6億元,讓咸寧成為華中地區最大的板材加工生產地。
香港合基集團計劃投資20億元承包40萬畝山林,從事泡桐的種植、加工業,建成國內最大的泡桐交易平臺;中國造紙龍頭企業晨鳴紙業兩年來在咸寧造林8.3萬畝,通過新造、改造逐步建成50萬畝的基地規模,發展林漿紙一體化項目,打造生態造林、環保制漿、綠色造紙的綠色循環經濟;黃袍山公司興建了4萬多畝高效優質油茶基地,還引進全國唯一的油茶冷榨生產線,年生產能力超萬噸……
截止目前,我市林業產業基地1525個,林業加工企業500多家,全市國家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3家,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1家;中國馳名商標4件,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4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件。
下一步,我市將以國家森林城市動態監測為新的契機,以理念創新為動力,以制度建設為關鍵,以建管統籌為重點,以素質重塑為根本,深度打造宜居、宜業、宜賞的活力之城、動力之城、魅力之城,努力開創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和包容性發展的新境界。
咸寧,這座被綠色浸染的城市正生機勃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