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上通山報道:“我從廣州來的,車上是90萬尾鱸魚苗。”2月28日清晨,天剛蒙蒙亮,杭瑞高速通山出口處,一輛貨車緩緩駛來。經過體溫測量、信息登記、車輛消毒等程序后,司機查環宇拿上車輛通行證朝鱸魚種苗基地出發。
“縣內通行必須要通行證。”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宏說,為保障車輛出行暢通,他們提前申請了通行證。
經過重重關卡,順利抵達通山洪茂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鱸魚種苗基地,一名工作人員上前消毒。
“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必須先消毒才能進來。”合作社負責人章文兵說,政府對他們進行了防疫知識培訓,嚴防疫情傳播。
章文兵介紹,目前只有10個必要員工,工作期間必需佩戴口罩,實行分餐制度,并每日進行兩次體溫測量。針對外來車輛人員需進行消毒,體溫測量無異常后方可進入。
該合作社主要從事鱸魚、南美白對蝦等水產養殖、深加工和銷售,占地面積1800余畝,是華中地區最大的鱸魚養殖基地,年銷量占湖北省的十分之一。
“政府第一時間幫我解決了運輸問題。”章文兵說,受疫情影響,各地實行交通管制,魚苗運輸成了難題,若不及時解決,將影響全年產量,嘉魚、洪湖等從這進貨方也要受牽連。政府得知他的問題后,立即幫其聯系解決問題。
消毒完畢,兩名員工爬上車頂,對水進行調換。
“把池塘水慢慢加進去,讓魚苗適應水溫。”技術員劉志強說,環境差異太大會導致魚苗死亡。
經過近3個小時,開始投放魚苗。桶裝、傳遞、過濾……與印象中的投放完全不一樣。
“要分揀大小,防止大魚吃小魚。”正站在池塘內“篩選”的劉志強說,雖然慢,但存活率大大提升。
“魚苗來之不易,必須確保成活率。”章文兵說,政府幫助他成功購入魚苗,必須確保成活率,順利完成400萬斤年產量目標。
據悉,該合作社已投放550萬尾鱸魚苗。
為在防疫期間抓好農業生產工作,該縣對全縣范圍內種養殖業生產主體,種子、化肥等經營主體,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開展生產困難問題大排查,針對勞力緊缺、農產品運輸通行難、農資供應難等問題,逐一落實縣、鄉、村三級包保服務,將責任明確到單位、到崗位、到具體責任人,確保問題全解決、服務全到位。
同時,在復工生產前,該縣對工作人員進行身體檢查,確保不帶病毒工作,并積極做好防疫工作和生產規劃指導,確保生產的同時嚴控疫情傳播。
目前,該縣種植、畜牧、水產等農業生產正全面有序推進。(文虎 孔帆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