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他的情況比昨天搶救時好了一點,但也要時刻注意監護,有問題第一時間呼叫。”“你要相信自己,要相信我們醫生,一定會戰勝病毒的。”2月23日早上9點,崇陽縣人民醫院ICU重癥病房內,該院救治新冠肺炎專家組成員、危重癥救治組副組長楊繼紅正在對重癥患者逐個進行檢查。
“這是我的工作常態,每天我都在和死神賽跑搶奪病人。”楊繼紅說。
全力救治 義不容辭
疫情發生后,崇陽縣人民醫院作為崇陽縣首批定點救治醫院,重癥醫學科(ICU)第一責任人、副主任醫生楊繼紅首當其沖,接到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任務的當天,楊繼紅立即根據感控要求對ICU病房進行改造,并且迅速調配物資為救治工作做好充分準備。
“我們要做到有備而戰,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他說。
1月27日,ICU病區開始接收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病情變化快,救治難度高是面對的首要難題,自從第一例危重患者進入ICU開始,除了短暫的睡眠休息,ICU的病房和辦公室就成了他的家,危重癥患者的救治成了他唯一的牽掛。
每天早上6點鐘左右起床,7點開始翻閱患者資料,重點查看危重癥患者的資料,包括呼吸頻率、血氣分析、體溫、血常規等指標。
8點,裹上厚厚的“鎧甲”,經過重重關卡,開始去隔離病區查房。查完房后,再次查看患者資料,主要是一些治療指標的恢復情況,總結患者病情特點,與云南援崇醫療專家團隊討論診療方案。
在這期間,還需做好準備隨時與同事一道搶救突發緊急狀況的病人,等到一天工作結束,已是晚上9、10點了。
完成了病房的救治工作,他還得查看各種有關新冠病毒的研究資料給自己“充電”,睡覺時已是次日凌晨1點左右。
這樣的工作日常,楊繼紅已經持續了近一個月。
他隨同醫院專家組成員夜以繼日地開展會診治療,戰斗在最危險的“死亡地帶”。連軸轉的楊繼紅也感到疲憊,但患者期待的眼神,加上團隊的密切配合在抗疫一線的他愈戰愈勇,頑強樂觀。“云南援崇的醫療專家緩解了我們不少壓力。”楊繼紅坦言。
同舟共濟 一馬當先
“ICU是生命的最后防線,我必須全力以赴,不負生命重托!”楊繼紅說。
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傳染風險極大,特別是在近距離操作時,感染風險更大。每當需要進行床邊救治時,他總是第一個進入病室。
在病房里,楊繼紅雷厲風行、果敢堅毅。在相處之中,他又是同事心中的暖心大哥。
“每一次突發情況的救治,一馬當先的總是他,每一次他都對我們說,有需要再喊我們,其實,我們都知道,他是盡量保護我們!”說到楊繼紅,他的同事們都濕了眼眶。
這位暖心大哥,也有特別嚴厲的時候,那就是初期進行新冠肺炎的診療培訓和對防護用品穿脫的考核。為了確保每一位醫護人員的自身安全,楊繼紅總是嚴格要求他們熟練掌握防護技能,避免上崗后出現感染的情況。
“最危險的治療操作就是氣管插管,不僅要親密接觸病人,還要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和導管位置,可能患者的一個嗆咳,分泌物都會噴射而出,稍有不注意就會被污染。”楊繼紅的“戰友”告訴記者,昨天一場突發急救的插管又是楊繼紅親自完成的。
“每次操作都面臨感染的風險,說不害怕那是假話,但也容不得我們害怕。只要看到病人,腦子里的懼怕就沒有了,只想著怎么救人。”楊繼紅說,ICU =I care for you(我來照顧你)。雖然他也為人兒女、為人夫父,但在進入ICU的時候,那份對生命的敬畏和責任,早已戰勝了內心的恐懼。
“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沒有人不怕死。既然選擇了醫師這門職業,我必須首先對病人的生命負責。”在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的時候,楊繼紅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的神圣職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