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寧日報訊記者周榮華、特約記者李星報道:修葺一新的池塘,簡單實用的雨污分流設備,美輪美奐的小花池,郁郁蔥蔥的樹木……1月17日,記者走在咸安區向陽湖鎮寶塔村,被這里良好的環境吸引。
“去年,村里環境整治花了10萬元,修塘、挖溝、埋管、綠化,做了不少事。村灣面貌徹底變了。”村副支書潘盛軍介紹,原先的污水塘修繕后變成中心一景;原先的臭水溝經過改建,也成了雨污分流設施;還利用磚塊修整了一片納涼處。
今天,像寶塔村這樣環境優美的村莊還有很多。去年,我市全民動員,合力攻堅,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點打造41個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和170個整治村,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全市以“五線”(鐵路沿線、國道沿線、水體岸線、重要節點沿線、村莊沿線)為主戰場,以“五治”(以“清”為主治臟,以“拆”為主治亂,以“改”為主治污,以“種”為主治差,以“建”為主治本)為著力點,持續開展“百日攻堅”“百日提升”行動。
結合實際,各地采取有針對性的整治行動,補齊當地人居環境的短板。咸安區、赤壁市和咸寧高新區加大鐵路沿線的綜合整治。一些又破又舊的建筑被拆除,一大批房屋立面改造一新,鐵路動脈煥然一新。嘉魚縣重點打造三湖連江和長江岸線風景線,重點整治水體岸線,實現水清岸綠景美。還有部分鄉鎮自發組織禁塑、禁鞭行動。
各地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投入。大部分地方安排以獎代補資金,積極引導返鄉能人、企業家、老黨員、老干部等社會熱心人士投資投勞,美化家園。同時,努力探索農村人居環境的整治、建設、管護等方面務實管用的好方法,建章立制,以圖長遠。
今天,行走在鄂南農村,處處可感受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發生的巨大變化。城鄉面貌煥然一新,村莊集鎮更加靚麗,河湖塘庫更加清澈,道路更加順暢,農村環境更加優美。全市創建了一批示范路段和美麗村灣,良好的環境帶來了日益興旺的人氣。美好環境熏陶人,良好的健康習慣正在廣大農村形成,文明之風蔚然興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m.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