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0703/hb-2007022703-1.jpg)
春節后,陽新農民工李月華準備返回浙江的工廠。年前,她和一幫姐妹由老板出資乘機返鄉過年,現在大家都在準備著回到原來的工廠繼續工作。
(記者楊平攝)
[主持人語] 拿什么留住你,我的農民工兄弟?
和以往有很大不同的是,今年一些農民工朋友回家過年,由所在的公司買單。
溫州奧康集團出資數十萬元包機送員工前往重慶、武漢等大城市回家過年。這些農民工中,大多為該集團一線普通員工,多數人是第一次坐飛機。
似乎在一夜間,感覺變得不一樣:以往回家一票難求,而今成了“幸運之旅”。
網上搜索,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變化:2月11日,株洲荷塘區1418名村民聚在一起吃團年飯。這頓豐盛的年飯是當地某企業老板請客,花費22萬元。
當日,成都建筑老板雷云友為2000多名民工籌辦了175桌“壩壩宴”。
老板厚道,員工地道。去年,重慶秋田齒輪廠在摩托車行業整體下滑的情況下,產銷量增長20%。年底,老板付中秋拿出15萬元宴請全廠員工。
這種關愛,表明農民工對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數據,珠三角地區為廣東省現有1900多萬民工的主要集中地,近200萬人的缺口,也使該區成為缺工最為嚴重的地區!懊窆せ摹,也反映了農民工對于勞動用工環境的一種失落與渴望。社會學家稱,如果農民工只是簡單地被當作工具使用,那么,在繁榮的城市里,就有可能蘊含一定的社會危機。
有人說,當善待農民工成為一種社會主流趨勢的時候,諸如農民工工資拖欠等問題便會不解自破。
唯愿,城市的陽光能照耀在每一個農民工兄弟身上。
——田悅
【歡迎登錄“攝影觀察”(bbs.cnhubei.com)參與評論,提供新聞線索請傳tianyue20@sina.com,我們將每周對網民的評議進行綜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