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0703/hb-2007030503-1.jpg)
在武漢2007春季首場農民工招聘會上,幾位來自黃梅的農民工在私下討論:“今年招工才剛開始,要先比較哪家更好。”
![](../images/200703/hb-2007030503-2.jpg)
招聘會結束后,主辦方提供的15000個崗位只招了3000人,一位招工負責人有些無奈:“現在農民工‘胃口高了’,不好招工。”
(記者王成鋼攝)
主持人語:新生代的力量
20多年前,肩扛編織袋、行色匆匆的進城農民工,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標志之一。
20多年后,新一代農民工的成長,似乎又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民工荒”,由沿海悄然登陸中部城市。這是一個信號:農民工群體正在形成中國勞動力市場的變革力量,尤其是新生代農民工,他們“用腳投票”的方式,讓企業普遍感到了壓力。
有人給“新生代農民工”作了定義:年齡在18歲至25歲之間,與父輩相比,他們大多沒有務農經歷,職業期望值高。打工不再只是為了賺錢、蓋房、娶媳婦生孩子,而是希望“闖天下、求發展”。
而在重視自身價值的新生代農民工面前,20年幾乎未變的勞動力價格,讓他們難以接受。“我們將要面對的,是整體短缺而不僅是熟練工短缺,是全面性而不是局部地區和行業現象。”一位從事勞動保障研究的專家這樣表示。
一切都在說明,企業僅僅依靠人工低成本的發展模式已經走到盡頭。面對“新民工”,企業必須提高整體的競爭力,所在的城市更要創造條件,改善就業環境,尤其要改變所謂“廉價勞動力”優勢的觀念。
——田悅
【歡迎登錄“攝影觀察”(bbs.cn-hubei.com)參與評論,提供新聞線索請傳tianyue20@sina.com,我們將每周對網民的評議進行綜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