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第九次黨代會提出,今后,我省在發展重點上要走出“四條路子”,實現“三個跨越”。在這個新的發展戰略部署中,“文化強省”再次作為一個重要發展戰略被包括其中。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省黨代會精神,努力打造強勢文化品牌,大力推進文化強省戰略。
一、打造強勢文化品牌,對于推進文化強省發展戰略意義重大。文化品牌的樹立是文化自覺的表現,也是文化發展進入優勢階段、文化產品在市場競爭中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以文化品牌帶動文化產業發展,不僅已經成為國內外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普遍規律,而且也是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目前中國文化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以品牌為核心的“第三代競爭”時代。山西的歷史文化資源具有獨特性和唯一性,具備開發具有“品牌差異化”特征的文化產品的最佳條件。國內外對于文化品牌的建設和研究非常重視,尤其是隨著我國區域文化的崛起,各省都在致力于研究和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在這樣的發展形勢下,我們應當高度重視打造文化品牌在建設經濟強省和文化強省中的重要意義。
二、推進文化強省發展戰略、打造強勢文化品牌的成就與經驗。建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山西曾經有過一些著名的文化品牌,如“山藥蛋派”小說、“晉軍”詩歌、“黃河歌舞”等有著重大影響的文學藝術作品,山西的文化品牌建設曾經取得過一些輝煌成就。當前,山西的新一代文化品牌規模更宏大、運作更成功、影響更深遠,如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華夏文明看山西、晉商系列文化產品等著名文化品牌,不僅早已享譽全國,而且正在走向世界。
山西文化品牌建設和創新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善于整合文化資源。山西成功的文化品牌,無一不是文化資源整合的杰作。在山西眾多歷史文化遺產中,平遙古城是中國明清時期的杰出代表,它是首位以整個城市及其建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項目,是構成山西特色的一個文化典型,也是創建平遙國際攝影大展這個文化品牌的資源依托;山西對于晉商歷史文化物質和非物質資源的整合做法也非常成功,富有啟示。二是高度重視文化原創。原創是關系到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的問題,原創是文學藝術的生命,是文化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山西對于文學藝術原創高度重視,常抓不懈,為山西的文化品牌創新和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充沛的源頭材料和智力支持,不斷帶來生機和活力。比如晉商題材的系列文化產品,不僅為山西的文化產業創出了品牌,而且使山西文化產業保持了永不衰竭的發展動力。三是高定位、高起點、高品位。山西文化品牌發展始終堅持“走出去”戰略,積極開拓國際文化市場,通過文化產業將自己獨特的、迷人的歷史文化作為可開發的財富和資源,更多地推向世界;山西文化品牌的發展不是漸進式發展,而是突進式發展。在山西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大背景下,文化品牌的發展也應當同時保持一種快速發展,這樣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山西文化品牌始終堅持山西特色。如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展示的是專業攝影藝術,華夏文明看山西看的是古代壁畫等珍稀文化資源,黃河歌舞聽的是民族風格的交響樂,晉商文化系列產品推出的是具有厚重歷史感和嚴肅藝術性的影視大片。
三、進一步創新文化品牌,推進文化強省發展戰略。為此,要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一是資源開發和品牌創新的關系。山西文化品牌的建設,應當立足于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而文化品牌的創新,又必須突破資源思維定勢,切實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系。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就是走出資源定勢、創新發展的典范。她的成功就在于找準了繼承和創新的結合點,處理好了資源開發和品牌創新的關系。二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山西現有的文化品牌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社會效益非常好,經濟效益有待于進一步提高。一些文化品牌發展過程中盡可能地兼顧了雅俗共賞,努力拉近與大眾的距離。如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后來加進了手機攝影大賽,其他品牌也做出了努力。三是政府推進和民間運作的關系。目前山西已經進入新一輪改革開放階段,正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我們應當吸引一大批文化企業、文化集團來山西投資,通過民間融資來減輕政府的壓力。要進一步創新思路,堅持“市場主導、企業主體、政府推進”的基本原則,通過改善投資環境來廣泛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集中推動有益于創新品牌的工作,促進山西文化品牌創新和跨越式發展。
(作者單位:中共山西省委黨校省情與發展研究所 郭玉蘭)
來源:山西日報 |